我出生在一个河北省的小城市,长大后到了广州念书。
在两个城市都生活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中,麦当劳比肯德基多,而唐山这种三线城市中,肯德基比麦当劳多。
仔细想想,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区别,正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区别。
暑假有一段时间在广州参加学生活动,那段时间学校食堂已经关了,所以好几天的早餐都是在麦当劳解决的。那几天正好是工作日,那个麦当劳又在地铁站门口,很多上班族在那里买了早餐,就奔向地铁,时间非常紧张。
点餐的时候,后面排队的人一般是独自一人,边排队边想自己要点什么,等到该他点的时候,机关枪一样把要点的几样都说出来。点餐员手也快,没问第二遍就点完了。
“在这吃还是带走?”
“带走,用支付宝。”
“滴”
“请您在旁边等餐。下一位!”
这样一个人的点餐过程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如果超过了,要么是他和家人一起来的,要么是他点了好几百块钱的东西。
更有甚者,不说要点什么,看好了自己要的套餐,直接说标号。我排队的时候就遇见过一个。直接说要套餐A,我还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点餐员已经准备扫二维码收款了。
你回顾一下刚才整个点餐过程,你会发现这其实就像在点餐机器上点餐一样,无需过多的思考、交流时间,所有东西都已经程序化地执行了,很高效,而且准确。
这是大城市的麦当劳,再来看看小城市的肯德基。
一次我和同学在万达的肯德基吃饭,排队的时候前面排了一个一对母女。孩子还很小,也就五六岁。从我开始排队,至少有10分钟让她们思考要点什么。让人抓狂的是那个母亲来到点餐员面前的第一句话是用浓郁的唐山话问女儿:“你想吃啥耶?”
在询问了香辣鸡腿堡、奥尔良鸡腿堡是不是辣的,哪个更辣,有多辣之后,最后决定买劲脆鸡腿堡。整个点餐过程至少5分钟,一共点了16.5元的东西。
与麦当劳点餐后换一队等餐不同,肯德基的点餐和等餐是同一个队。拿到了那个斟酌再三才决定要买的劲脆鸡腿堡,她们乐呵呵地去找座位了。而我心里却只剩下呵呵了。
除了点餐时间之外,在小城市的快餐店中的人很多是去利用这个环境玩“三国杀”“狼人”这样的桌游,就连星巴克这样的咖啡厅里都十分喧嚣。
而广州的快餐店中有很多人只身一人来这里解决午餐,边吃饭还边通过手机浏览资讯。他们一般穿着衬衫西裤,身上带着雷厉风行的商务风。咖啡厅就更不用说了,小一点的咖啡厅基本上和图书馆的氛围差不多,很多白领喜欢在这样的公共空间点一杯咖啡,或者办公,或者阅读。
暑假我去医院补牙,补牙的大夫和我妈闲聊,用“很唐山”的语气说:“北上广和咱们哪还是一个国家啊?他们早就提前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不是刻意撕裂精英和平民阶层,但如果你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中好好对比一番,你会发现那位大夫说的好像没错。
北上广对资源的虹吸效应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逆反应”,不论是资本、人才、还是技术,不论是经济、教育还是政治,“北上广深”好像是中国的“心肝脾肺”,没了哪个都活不久。而其他城市好像皮皮肉肉,少一块很疼,烂一块很难受,但每个人都知道那无关性命。
记得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在淮海路附近路过一家眼镜店,整整一面墙,三米高,摆满了眼镜。店员要用晾衣杆那么长的杆子把眼镜取下来。大城市就是用这样的富丽堂皇迎接外来人口的惊叹眼神。
如果我们用关键词来描绘北上广,那会是陌生、拥挤、逼仄、高效、匆忙、科学、合理、紧张、富丽堂皇、雷厉风行。
如果我们用关键词来描绘小城市,那会是乡愁、宽敞、低效、慵懒、混乱、放松、不讲理、人情味儿。
我们想要宽敞,不想要拥挤;想要高效,不想要低效;想要科学合理,不想要混乱不讲理;想享受富丽堂皇,也想兼顾人情味儿。
我们多想自己看完这篇文章放下手机,就有一个给自己私人订制的家,既有大城市的优点,又有小城市的乡愁。但你知道,当你在手机屏幕上向左一划,除了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增加了,其他什么也不会变。
这正是生活神奇的地方。回想起来一年前,回想起来自己还青涩的时候你会说,真快,好像一眨眼就过来了。但你现在眨一下眼,什么都不会过去。
正是因为有发达,所以才有发展中;正是因为有拥挤,人们才回思念宽敞;正是因为有混乱,才回有人想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创造秩序。这样想,那位牙科医生说的没错,但也算不上对。
北上广的资源和小城市的乡愁就像两个面对面都向后倾斜的人,他们中间靠一根细绳相连,彼此依靠对方的重量调整自己的身位。
麦当劳还是肯德基,自己吃着舒坦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