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三月,序数暮春。是日晴好,宜出行。吾独架一车,下至渭水一畔,上游闹市一角。
途观人之百态,景之万化,喜忧参半。须臾之间,欲与风行,同燕共舞,翱翔云端,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鳞羽翔者,终有力竭之时,收其羽翼,站立于地。
静思久矣,吾辈亦如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鲲鹏者,神物也,无人识,以己之力,拨弄风云,是为快哉。吾辈当如此,积幼小绵薄之力,存水滴石穿之志,行敢叫日月换新天之作为。
行至渭水河畔,微风徐来,水波涟漪。水之溟溟乎其本色哉?盖因蛟龙栖于此乎!此亦江河之妙乎,水因蛟龙之灵而名。渭水乎,西起于鸟鼠山麓,奔流于关中大地,会于黄河,期间数百里,宛若蛟龙盘旋。俯仰之间,滋润两岸。仰观星宿,俯瞰平川,秦岭横亘,渭水绕城。
渭水流于八百里秦川,而星宿亦随波八百里婉转。如星之熠熠,渭水亦不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可谓:古之天子所求,民之所向之地。
行至河堤,登浮桥,观胜景,入深林。三五成行之人,洛泽不决。吾独身一人,其间滋味,不足为为外人道也,此乃吾之乐趣噫。
古人有云:“山川之美,古来共往”,微斯人,吾谁与归,余生漫漫,乞相伴同行。
登高远眺,夕阳斜映,浮躁之城,静谧静好。晚风袭来,微微凉也,也罢,且归去兮。
驱车归家,行经闹市,嘈杂之声不绝于耳,时而如丝竹,时而如鼎沸。城中繁荣,家中兴旺,此景甚慰先烈之英魂,无先烈之革命,无后辈之繁茂。
牡丹,国色天香也,富贵者也;莲者,清冽者也,出于洿池,不染纤尘,犹有清香。牡丹,吾爱之,莲,吾喜之。
人之初,性本善,之于世也,此为初心。受道、知书、达利,而取功名,为生计。红尘百态,利禄、功勋、情欲交错,本心动摇乎,孰是孰非,当局者迷也。
孰知,从师受道,修习仁爱之心,经史之理,雪爪飞鸿。为所谓达官显贵,下里巴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吾独善其身即可,若有余力,可教化一家矣,兼济天下,则力有未逮。此非市侩,而为世间之基石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辈之愿也,吾亦有一腔孤勇,愿为中华复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身处人境,车马喧嚣。先观人间百态,后以镜为鉴,审己辨人。
居闹市,心近自然;观利禄,勿忘功德。
水者,初其狭,盖一眼潺潺泉水乎!遇石则绕,遇水则合,流于低势,此乃水之性也。婉转绕行,复其性,终得河海之称,孕养万物。
上善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者,利万物而不争,亦无定势。
归家矣,月明星稀,愁绪百生。弱冠之年,未及而立。明事理,懂恩怨,晓情愁,惟愿祯平吉祺,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