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入社会之前,感觉自己无所不能,挣钱买车买房简直就是“小意思”,于是就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
3年买车。5年买房,总是喜欢在爸妈面前夸下海口。我出去打工5年后把你们接到城里面住别墅。可真正在我出入社会之后。摸爬滚打了10多年。我彻底生活妥协了。
人生,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
记得。大学刚毕业之后。看到其他同事投简历找工作是如此的不太如意。老是被面试官挑来挑去。我自认为自己的条件蛮不错。本身就在大学里面当过班长。也当过学生会会长。还有宣传部的领导。让我感到自己自视清高。有点自命不凡。当领导的能力。此时的感觉就像一名将军一样。可以领导千军万马。
我觉得自己是金子,却忘了北京遍地都是金子,还是更大更闪耀的那种,
于是不得不开始妥协,降低自己的期待,向现实低头。
从最开始给自己定的月工资目标的8000元。减至6000元。在到直至减到5000元。
走在大城市街道上。看着道路两边高楼耸立的大厦。此时整个人感觉特别迷茫。从昂首挺胸走进于栋栋高楼大厦。再到灰头土脸的失望而归。
原以为自己的理想和生活只差从一份崭露头角的工作开始。但后来才明白很多工作只能让人看到不理想的自己。
以前总觉得,喜欢就必须坚持,想要就一定得到,不能妥协,也不需要将就;可后来经历的事越多就越意识到,人生有太多太多的事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实现。
找工作时需要妥协。才能让自己先保住一个个饭碗。
租房时需要妥协。才能让自己在一个城市有个落脚的地方。
结婚时。需要妥协。还能让自己和父母得到安心。
所以自己千万不要感觉你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这事都比别人强。这是你还没有出入社会之前的想法。现实是残酷的。理想是丰满的。望现实与理想是存在差距的。出入社会离开父母你是啥自己什么都不是。
似乎每个人都在节节败退的时光里,学会了向生活妥协。
妥协并不是像这个社会向任何人认输。也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只是让你看清楚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经过社会的磨练。你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份生活。
所以只要能够让日子过下去。向现实,向生活妥协又如何?
罗翔老师说过的一段话: " 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因为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为爱为梦想横冲直撞头破血流,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慢慢就学会了顺应社会的规则,接受生活的压力,满足长辈的期望,成为了一个 " 世俗 " 的人。
能向生活永不妥协固然很好。但席地而坐才是生活。
" 填充自己等待机会,表面上是忍,骨子里是不妥协。因为算就我忍的时候,我心里也清楚我是为什么忍,是为了更大的一个目标,能走得更远。
希望我们现在的每一次妥协,都是为了将来更多的 " 不妥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