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分钟让你了解为什么要过--元宵节。
首先正月也叫元月,而夜在古代也被称之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中国人自古就有对团圆的向往之情,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元宵节的灯展、舞龙舞狮、吃元宵,实则是借由各种形式来欢庆节日,寄托对亲友的思念,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此刻家人陪伴在旁的感念之情。
二、回不去的元宵节。
元宵节有三个历史故事:一是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二是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所写:“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因此这也是元宵节点灯之由。三是明帝点灯拜佛祈求福泽。无论是以上那种说法,元宵节之于所有人来说一方面是为了利用这一特殊时间点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更多的则是为了带有祝福寓意的节日活动,为了此刻的热闹欢庆。
小时候,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灯笼各异,有走马灯,动物灯,人物灯等,踩高跷,猜灯谜,虽然简单,但所看即是生活,没有高大上的主题,没有深刻的内涵,只是生活,生活之本。
隔了很多年没有去过元宵灯会了,适逢在京,便一同去凑了热闹。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何种样式,但我所见却大失所望。
灯展本是人们为了同庆节日的一种热闹展示,却准确的迎合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开始了它的收费之旅。凡是筹备都会有支出,收费可以理解,但具齐鲁晚报的报道指出仅元宵节当天统计便有高达5万的客流量。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入世博园。具当晚值班的安保人员说,他们那(世博园)前两天都没有人。可见传统节日并没有衰退,有谁还能说洋节在国内更火!不过,在国内过洋节,是自由的,最起码没有圣诞节门票这一说。以一人100来计算,5万的客流量,世博园一晚上的保守收入大概在500万!!!
那么,一百元的票价究竟值么?
看了很多媒体的报道、宣传。很多旅行社的“引导”。所有指向都是一致好评。那事实呢?失望,失望,失望。
现场秩序很乱~这并非一下可以改变的,无论管理还是素质并非我今日想谈内容。进园后,所有的灯做的很大,很精致,世博园很大,看着零散分布的灯展没有欢庆的一丝暖意,反而觉的无比空旷。园区内分布的简篷里有些做生意的店主。整个园子没有一丝布置,就只是把灯摆了进去。大多数的人都是为了看灯展而去,但院内陈设的大多并非我们童年所见那般,本以为会是红色的主色调,一排排紧凑相靠的灯笼会挂在触手可及之处,带着暖和吉祥的寓意铺射大地,却没想到园博会的灯展全部由大型灯组构成,在这些大型的灯具下我却有无限的距离感,那种冰冷,遥远的感觉使我怎么也融不进去。
以下两点纯属个人吐槽,不喜勿喷:
1.灯展是以灯为主,但既然选择空旷的大环境做陈设地,何不在大环境上也上些心意可以么!我只看到负责制作灯的公司精湛的工艺,还有主办方毫无诚意的应付。本可以对外部区域进行带有节日气氛的装饰,如:过道两边的小摊贩的帐篷上挂些灯管或者挂个简易灯笼,更好的可以将小摊进行艺术化处理,穿上古代戏服,既是一种文化的展现追溯,这不仅能成为当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可以打造有特色有情怀的元宵节,正好让跟多小朋友体会元宵节之古趣。不仅小摊可以做此设置,很多需要的场景都可以进行适景的安排。刚进园看到的茶馆样式灯笼做的既精美又符合北京的味道,是我最喜欢的灯。但一旁的照明灯以冰冷的铁架姿态屹立在一旁,明明喜庆的氛围,却显得格外奇怪。稍加布置一下有那么难么?500万的收入,难道不足以让你们制作这些细节之处么?不知是说主办方毫无作为还是说他们毫无想法呢,作为看客我只感受到主办方一副全然的应付姿态。
2.就像上文提及过的保安所言。平时很少,或者几乎没什么人去世博园。既然昨天是个好的机会,为何不趁此展示一番世博园中的风貌及它里面的文化陈列呢?诺大的世博园我们为看灯而去,所以就安排我们只看灯?!是这个道理么?没有一个人有意识到可以把展馆开放,借此让跟多人感受文化陶冶。我想,只有给到他人超出他想象之外的收获,才会真正使他人获得满足感。昨天的灯展有很多带着孩子的家长,他们可能平时忙于工作,并没有多少时间真正陪孩子游玩,也有很多外国的友人前去。我们本可以将更多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华民族的特色展现给他们,展现给更多人。最后却只看了没有任何意义的灯。文化是在回顾中不断深刻,民族精神亦是如此。有些抽象意义的东西是需要借助他物来表达的。可我看到的,什么都没有。没有一个开放的展馆,没有人可以看到苏州园里有什么,没有父母可以带孩子看到台湾园里的故事。所有展馆的楼在夜幕下沉睡,死一般的寂静。而满园从开始走到一半看到的都是LED灯制成的和东奥相关展示,不说是元宵灯展我还以为是政府为东奥宣传呢!这么多人为灯展而去,他们想看到的究竟是什么?他们想要的是什么?都在说传统节日没有以前好了,不受重视了。可我们呢,在质疑和抱怨之前先问问自己,你对传统节日做了什么!社会在进步,你学会了收门票,怎么不能学会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把节日打造的使老少皆宜!怎么不能学会把更多的情怀融入成祝福展现!怎么不能学会真正了解老百姓的需求。
出园路上,听到很多人在吐槽,真实而又无力。媒体的美化,让无数人抱有幻想,让所有人都生活在虚假的景象之下,主办方不会知道自己办得活动到底有多垃圾,参观的人也一致觉得传统节日就是这样越过越垃圾。小孩子呢,会问:“怎么和你们说的不一样。”
不可否认,园区内也有不错的主题,对革命历史的追忆可以转化为知识讲给孩子,既是灯展又是一次历史的还原,浪漫的海洋世界,梦幻的城堡很符合孩子的爱好,充满了童趣与天真。此处也有一建议可提,可以灯展重点制一个马车,马车外面包裹上美丽的灯饰,供孩子留影纪念。
最后,说句心理话,我想要的很简单。
我想要简单的红灯笼,挂着几句真挚的祝福。我想要嬉闹的猜灯谜,没有金钱奖赏,只供孩子一乐。我想要一个简单的舞台,给舞龙灯亦或其他民族传统技艺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长桌几把木椅。挂着的可以是人物灯,走马灯,玩具灯,花卉灯,动物灯,可以是任何图案,所到之处皆是张灯结彩,布置巧妙。大型的灯展讲述着我们民族的故事,那里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是大人的童年记忆,是老人的回忆之所,我们可以真正告诉孩子,我们小时候过节就是这样的,很热闹,很幸福。我们可以真正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只有真正把文化活动作出意义才算成功,很多东西不是靠表面传输的,而是人们内心真正选择接纳的。所有的人都是有血性的,不要在靠投机取巧糊弄任何人,值得并能够被你糟蹋的东西并不想你想的那么多。时代的进步给了我们富足的生活,同样带来了很多难以弥补的空虚。周邦彦曾写道: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我想问,真的再也回不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