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放假和妹妹出去玩,在前往一个景点的路上,司机师傅和我们聊了许多。
师傅是当地人,五十多的样子,热情真诚,很是主动。六十年代出生的师傅经历过很多,对于现在的生活他很知足,前几年刚在郊区买了套两百平的房子就遇上了楼市疯涨,甚至几次被置业顾问请求可以赔偿双倍定金,希望他放弃购买。但这叔叔也很逗趣,他说如果给他一百万赔偿就可以,最后,那置业顾问放弃了。
叔叔有个儿子,在南京某大学读博二,学的是生物工程,他说儿子很辛苦,放假回家也总是手不离书,要背很多内容。在叔叔看来,对于像他儿子和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活的太累,加班更是常态,尽管如此,却仍然坚持在一线城市打拼。但作为家长,他真心不希望我们这样。
叔叔现在就劝告他儿子博士毕业后不要去一线城市,去二三线城市,甚至四线城市都可以,他说收入都差不多的。我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我也确实听说过,很多三四线城市为了高端人才引进,不仅提供和一线城市同样多的年薪,还会约定在劳动合同期满后提供一套自有住房甚至解决家属工作的种种优待福利。
但那毕竟是少数,而且那些三四线城市也是为了吸引高材生才会提供一线城市同样的年薪。叔叔家境殷实,儿子又是博士,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事实上,在我们父母那一辈,能够实现小康家庭的并不多,通过经营生意或房产置业这样的方式去积累财富的就更加少了。而我们这一代人又希望能够改变家庭境况或者想要生活的更好,所以大学毕业后就一窝蜂的拥进一线城市。虽不轻松,但相对公平,付出和回报大体上还是成比例的。
类似话题,家里长辈也曾和我们几个在北京工作的孩子探讨过。然而,我们几个同辈的想法却如出一辙:如果能够在一个二三线城市拿到和现在差不多的年薪收入,我们当然愿意考虑回去,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不只是收入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有很多出生在农村和城镇的,真正在市里出生长大的比例应该不多。我记得读小学时,有个同学每周末都要跟家长乘坐两个小时火车去省城学钢琴,第二天再返回来。几年后,父亲任教的高中开始陆续有老师通勤上下班,仅仅因为可以让孩子从小学就能在市里就读。因为城镇发展的缓慢,资源的匮乏,离开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偶尔回去,感受更多的是她的古朴和无奈,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在小镇长大的我们并不后悔,唯一遗憾的是对于长大后再去改掉小时候养成的某个习惯,这可能是最痛苦的,但当时却全然不知。我的字是小时候盯着一本字帖练出来的,那时候对于硬笔书法没人重视,全凭描红和自己琢磨,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无意间在网上浏览到硬笔书法的视频教程,这才发现我的握笔姿势和横画的顿笔都不对,于是乎痛改前非。
每每看到那些从小就有条件去学习兴趣爱好并且把它玩儿的特别好的小伙伴,我和妹妹都好生羡慕,然后两个人就互相吐槽:人家也是从小玩儿到大的,我们也是,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坦白说,选择以后在哪里长期生活,我们不仅考虑收入更考虑环境。除了城市建设和空气质量外,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希望老人生病了不会被误诊,能够接受更好的医疗条件;希望孩子的成长可以更乐趣,能够玩儿的更好;而我们自己,希望以后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把前面都安顿好了,我们才可能不辜负每一个人生角色。当然了,有一点毋庸置疑:我们都更愿意在退休后选择去一座小城,有山有水就更好了。
对于这一段车程的相遇,我很感激,叔叔像个长辈一样给予我们不陌生的劝告,我们固然明白这是不想让我们太累,但我们还有追求和责任。我相信任何一座城都有它的温度,倘若能遇到更好的选择,便不再需要所谓的坚守。只是现在,我们还在竭尽所能的去努力和探寻。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定居在某座城,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