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找我聊天,说现在生活工作一团糟,没对象,经济状况不好,整个人处在悲观的情绪中。以前,我很羡慕她的,她很漂亮,人也善良,做事情非常认真,在别人看来,是金领一族。这个问题,我百思不解,后来,发现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我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发现以前的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现在的改变,都来源于多读书。
没读书之前,我特别相信命运,那时,相信人生来就已经定好了一生,当自己发现很多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觉得那是天赋问题,自己只有嫉妒,自卑的份儿,从未考虑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这样的技能。
美国的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家境贫寒,只在学校中学习过两年,因为家里穷,他十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帮家里人做蜡烛,他后来的成就,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没有终生的努力,他也成不了天才。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或许成不了天才,但是,我们通过读书,获得前人的经验,获得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然后,再通过刻意的练习,应用所学的知识,是肯定能做到的。
其实,在我身边,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也很多,比如,我的前老板,她起先就是给董事长当助理,成为一个合格的助理,但她不满足,后来申请了带领销售团队,就这样,一开始啥都不懂,通过大量的践行,不懂的就找很多的书籍来读,如管理类书,销售类书等等。前几年带的真不好,处理事情情绪化严重,没有系统的培训机制,只关注眼下的利益,格局不大,业务量一直起不来。后来,她休假了,但没有停止读书,那一年他读了超过100本书,回归之后,整个人就像重生了一样,格局变大了,让我们眼前一亮。花了5年时间,他从助理做到副总经理,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读书让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情绪控制能力变的很强,做事情有全局观,我不敢说,是这一年的努力改变了她,但是,一定是通过读书,她获得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的技能,通过实践,她内化了这些知识,现在,她已经财富自由,拥有美满的家庭。
吴军老师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前,我只知道,读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美好的生活,那时对这句话的理解非常浅。其实,这里涉及到几个问题,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应用?富兰克林很厉害的一点,他认为,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知识,才能算作知识,说的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
还会有很多的人,会认为,这样的鸡汤文,全网络都是,其实,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前段时间,有一个亲戚家的弟弟问我,他初中没有读完,现在找工作都难,想考个自考,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人的时候,他们都在笑话他,觉得他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就来问我的意见。我没有打击他,我给他推荐了一些书,告诉他,看一遍看不懂,没有关系,耐下心来看第二遍,同时把得到APP也推荐给了他,转发了很多相关的读书方法的文章,让他直接去做,他也照着做了,最近告诉我,他收获蛮大的,以后会坚持看书,听说他最近还被一家小互联网公司录用了,他也通过了读书改变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吴军老师的《谷歌方法论》也在讲大学教育对于我们的意义。他讲,搞清楚我们为什么上大学很重要,而我们大部分的人恰恰在这方面糊里糊涂。我觉得这个道理用于生活和工作也很重要,有明确的目标,后期遇到困难,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成功的概率就更高。
在我的家乡,即使是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还是有很多的人,保留了读书无用论这个观点,其实,我曾经也是这个观点的拥护者,当我们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在这样一帮人的脑子里一定会跳出那个读了很多书,最后只能在小县城工作的例子,很多的时候,你是没法反驳的,因为认知不在一个层次,他完全无法理解这些。
今年新年,我的感受还是如此的强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需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果没有这样的高手,我们最好的老师就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