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饥饿感

饥饿,这个词携着某种原始的、几乎已被现代生活遗忘的震颤。在寻常的语境里,它总与匮乏、窘迫相连,是不甚愉快的体验。然而,在我们这个被物质富足包裹得几乎窒息的年代,一种有意的、清醒的饥饿,反倒成了一种稀有的享受,一帖回归身体本真的清凉剂。

我们栖居在一个食物过剩的星球。办公室的方寸之间,我们久坐不动,身体这台精妙的仪器,其消耗远逊于我们的先祖。生活的压力与工作的焦虑,又常常驱使我们向食物寻求虚幻的慰藉。于是,上顿的饱腹感尚未消散,下顿的邀约又不期而至。我们的肠胃,像一架永动的机器,被不停地填塞,难得有片刻的清静。它们在不息的劳作中变得臃肿而迟钝,连带着我们的精神,也似乎陷落在一种饱胀的混沌里,失去了应有的敏锐与轻盈。

故而,在如今这般境况下,我们或许应当主动去“找寻”饥饿,如同在喧嚣的市集中寻觅一方静寂的庭院。这并非苦行式的自虐,而是一种让身体与精神得以周期性“重启”的智慧。我试着实践一种简约的饮食律则:一日仅用两餐,早餐与午饭控制在四小时之内,自此过午不食。让胃囊在近二十个小时的空旷里,得以彻底地消化、休憩,乃至自我涤清。

这白日的克己,到了夜晚,便化作一种奇异的馈赠。当日暮低垂,我换上运动套装,踏上夜跑的小径,身体便开始与寂静的宇宙对话。一圈,又一圈,脚步声是唯一的节拍,呼吸声是内心的潮汐。当手机屏幕上冷光的数字悄然跃过“十公里”的标线,一种感觉便如约而至——不是疲惫,而是从腹腔深处升起的一声清亮的“咕咕”。它来了,这久违的饥饿感。

它初时如一丝纤细的游丝,若有若无;继而变得清晰,像月光下一位温和的访客,轻轻叩打着我的知觉之门。此时,我的身体非但没有丝毫虚弱,反倒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仿佛之前积存的、那些冗余的、沉重的东西,正被这洁净的饥饿一点点燃烧、提炼。脚步变得轻快,思绪如被泉水洗过,澄澈而专注。周遭的夜色愈发沉静,星光也仿佛更加明亮。这空腹的清明,这微微的、被掌控着的匮乏,竟带来一种精神上的饱足与愉悦。我贪婪地呼吸着夜凉的空气,感受着肌肉的微酸与腹腔的轻鸣交织成的生命协奏曲,心中充满宁静的喜悦。这,便是我所享受的,那难得的饥饿感。

它让我记起,生命的本质不在于持续的充盈,而在于一张一弛的节律。这适度的、自愿承受的饥饿,仿佛一场微型的涅槃。它在燃烧些许脂肪的同时,似乎也焚尽了盘踞心头的些许焦虑与杂念。它是一次对身体的温柔提醒,告诫我们无需那么多;它也是一次对意志的温柔锤炼,让我们在欲望面前,保有说不的从容与自由。

为了我们那被过度宠溺的健康,或许,我们真该学着适量地少吃,勤勉地多动。不必追求极端的禁欲,但求能在饕餮的洪流中,为自己开辟一方饥饿的净土。主动去迎接那份清瘦的感觉,让它为我们刮去肠胃的油腻,也拭亮心灵的窗子。那时,我们或许会发现,饥饿,这古老的警示,在今日,已化作一份奢侈的清醒,一种至高的享受——在那空空如也的胃囊里,盛满的却是生命最原初的、轻盈的欢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