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5.才村自然观察笔记 - 初学观鸟

加州小学三年级的PBL课程中,有一个有趣的题目:“你发现了一种新鸟,请你画出这种鸟以及它的栖息地,并为它命名”。这是对应教学大纲里理解 “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特征是为了帮助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繁衍”这个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学习项目。惭愧啊,据说大理能看到500种鸟,哪些是留鸟,哪些是候鸟,哪些是路过,它们各自是凭借什么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又朝着什么样的趋势在发展?我心里有诸多的疑问茫然,且让我从这一次观鸟认识它们开始吧!


在来才村真的拿望远镜观鸟之前,那些远处近处似乎是黑灰白色的各种鸟儿,都被我当做麻雀和家燕了,哈,其实它们都不是,这可实在太好玩了!

为了会写会念那些生僻字,也为了大致对分类有些概念,我先在家做了一个网状图:

鸟的分类与常见鸟名称

然后我们就出发了,攥着一张一百种鸟的图片和一个望远镜,开始了我们的观鸟旅程

我们的百宝图

观鸟入门不容易,一开始,鸟的种类都是老师看了告诉我们,我们在边看边比对图册的,抬眼看到的第一只鸟就是

~俗称屠夫鸟的棕背伯劳

雨燕摄于才村

棕背伯劳体长20+cm,属于中型鸣禽,雀形目伯劳科,眼周有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头顶至上背灰色或黑色。覆羽棕色和黑色,飞羽黑色,尾羽棕黑两色,喉腹白色棕白色,嘴、脚黑色,喙粗壮略有鹰钩。

图片来自网络

棕背伯劳不仅善于捕食昆虫,也能捕杀小鸟、蛙和啮齿类,但属少数,4-7月是它的繁殖期。雨燕拍到的似乎应该是一只雌鸟?

~小猛禽黑翅鸢

雨燕摄于才村


黑翅鸢图来自网络

我还以为,猛禽只能在动物园或者动物世界里才能看到,却原来,它就在身边,在雨燕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这只空中的黑翅鸢。

黑翅鸢,隼形目鹰科,30+cm,飞行和滑翔,悬停堪称绝技,食肉。眼周黑,跟涂了眼影一样,前额白色或灰色,到头顶逐渐变为灰色,背一直到尾上覆羽蓝灰色,翅外侧黑色尖端,中央尾羽灰色,下体和翅下白色,明亮的红眼睛,黄脚。

~难以区分的黄臀鹎和白喉红臀鹎

到第三种鸟,终于我们看到了它的显著特征,鹎,顶冠有高高的耸起,比较好辨认呢。大概都在20cm左右,腿短而细弱,食果实和虫子。

我们看到的肯定是一只鹎,而且臀部有一些黄色,但是它到底是黄臀鹎还是白喉红臀鹎呢?这却难认!因为臀部的颜色并不足以辨认这两,回来后我仔细查阅了一下相关资料。

1)黄臀鹎顶冠及颈背黑色。而白喉红臀鹎颈背不是黑色;

2)黄臀鹎胸部耳羽褐色,而白喉红臀鹎耳羽和胸部颜色浑然一体,为灰色;

3)黄臀鹎胸带灰褐,而白喉红臀鹎胸部、腹部颜色浑然一体,全部为灰色;

4)黄臀鹎尾端无白色,而白喉红臀鹎尾端有白色。

图片来自网络

下次再看到,我想应该好好辨识一番了。另外,有一种顶冠白色的鹎称白头鹎,就是我们俗称的白头翁,说不定以后我也能看到呢。

盯着远处的小鸟们时间太长有点累,我们收回目光,再看看这近处的野花吧!

~粉花月见草

才村月见草

粉花月见草,柳叶菜科月见草属,花单生,轮状花冠,四瓣。

~倒提壶还是微孔草

紫草课小花,是什么呢

我的软件说这是微孔草,雨燕说这是倒提壶,嗯,回来查查吧。

上:倒提壶 下:微孔草

微孔草和倒提壶的主要区别:微孔草植株的茸毛比较多、长;倒提壶的花略大,而且花心部分的突起比微孔草的要明显得多。仔细观察了一下,我觉得这是倒提壶!紫草科琉璃草属,聚伞花序,名字来源于它的果实。

~黑喉石鵖

继续看鸟,小小的黑喉石鵖,鹟科石鵖属,约14cm。这种鸟的雄鸟和雌鸟,雄鸟的繁殖羽和非繁殖羽差别都挺大。雄鸟头部、喉部及飞羽黑色,颈及翼上具粗大的白斑,腰白,胸棕色。雌鸟色较暗而无黑色,喉部浅白色,翅上有白斑。

雨燕摄于才村

黑喉石鵖图来自网络

以上图片,有繁殖羽雄鸟,非繁殖羽雄鸟和雌鸟和幼鸟,它们真的各有各的颜色和形态啊!

~白鹡鸰

白鹡鸰,鹡鸰科鹡鸰属,体长约20cm。前额和脸颊白色,头顶和后颈黑色。体羽上体灰色,下体白,两翼及尾黑白相间。飞行时并非直线飞行,而是一上一下地呈波浪式地飞行,行走的尾巴会不断上下摆动。以昆虫及种子为食。

图片来自网络

知更鸟摄于才村

白鹡鸰算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一种鸟啦!

~熟悉的戴胜

图片来自网络


戴胜,我常常见到它但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它经常在门外的天台上或者屋檐上,长得神气而华丽。它的名称来自《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它长得漂亮,窝里却很臭,是标准的垃圾美女,以昆虫为食,筑巢于树洞。

~小巧而长尾的纯色山鷦莺

雨燕摄于才村

纯色山鷦莺,扇尾莺科山鹪莺属的,纯以虫为食,长15cm,其中尾长占一半以上。

图片来自网络


~小鹀快走了

雨燕摄于才村

小鹀,鹀科鹀属,全长约13cm,雌雄同色,头部具黑色和栗色条纹,眼圈色浅。雌鸟及雄鸟冬羽羽色较淡,无黑色头侧线。一般主食植物种子。

猜哪张是它在俄罗斯的繁殖羽

小鹀在西伯利亚地区6-7月繁殖,5月中下旬到达繁殖地,在迁徙途中雄鸟即开始了求偶鸣叫和配对,到达繁殖地后立刻开始占区和继续鸣叫,它们应该快要走了吧!

~树麻雀,其实我没有你想象的常见

雨燕摄于才村

它象小鹀吗?有点象,但树麻雀的显著是白色脸颊上具有黑色斑块,黑喉,栗头。

树麻雀,雀科雀属,体长为14cm,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成年雄鸟此处为褐红,成鸟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图片来自网络

麻雀还真的以谷物为食,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它们是典型地留鸟,而且喜欢和人呆一起。

~黑尾蜡嘴雀


雨燕摄于才村 黑尾腊嘴雀

黑尾蜡嘴雀,燕雀科蜡嘴雀属,体长17-21cm。嘴粗大、黄色,但尖端为黑色。雄鸟头辉黑色,雌鸟头灰褐色。黑尾蜡嘴雀利用林地及果园,从不见于密林。与黑头蜡嘴雀区别在于嘴尖端黑色,初级飞羽翼尖白色。

图片来自网络

~西南特色黑头金翅雀

黑头金翅雀,雀科金翅雀属,长13cm,偏黄色,头黑绿色,嘴脚粉红。

图片来自网络

黑头金翅雀分布范围不大,主要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它似乎喜欢躲在树里,网上的照片也不多呢!

时光飞逝,才村之行很快就要结束,我们甚至没来得及去看水鸟,这次看完,我深深地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望远镜一定要带手机支架,拍下来仔细辨认,下次带上装备,再去看这些恐龙的后裔去!



用一张图片来认识一只鸟是困难的,有时候我们能看到它的角度和光线与图片不同,因而我决定在网上先找一些各种角度的照片来认识它们,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实话说,一直比较喜欢花草的我,出门注意力一般都在植物上,对于观鸟完全不在线……此日活动,做完热身游戏,讲完鸟类分类...
    疏影123456阅读 913评论 0 0
  • 瑞丽-那邦-铜壁关-畹町,这一连串陌生而又熟悉的地名已经在我心头萦绕了5、6年了,犀鸟、小隼、蜂虎在梦中也出现了多...
    buxiang2003阅读 2,377评论 1 3
  • 100篇摄影手记,第8篇。 我生活在洱海旁边,每天都在鸟儿的歌声中醒来……花园里经常能看到有鸟儿停留,门口的湿地见...
    我是凯明阅读 1,217评论 0 14
  • 大理座落在苍洱之间,生态环境特别和谐,我在大理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得到了滋养,生命状态也渐渐丰满,所以说大理...
    一览芳华君阅读 1,191评论 1 2
  • 呐,你有去过那座森林么? 没有么?嘻嘻,没关系,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当你坐在那潮湿腐败的枯木上时,你...
    暴雨如酥阅读 29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