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个关系很好的姑娘,前两天发消息说,这一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和男朋友分开了。
以前我每次总要说很多安慰或劝解,亦或是别的什么能让她暂时没那么难过的话,可是这一次,我知道我最好是什么都不要说的好。
经历了太多次类似的故事情节后我已经明白:两个人的感情,吵吵闹闹分分合合都是常有的事,而在这些事情里,无论出于任何目的的第三人的插手,都是毫无意义的。
1.因他变得优秀
朋友和他男朋友是在大二那年相识相爱的,虽然我和她关系很亲近,但关于彼此的感情,自从进入大学和前男友分手后,我们都心照不宣的养成了一样的习惯:不提及,不议论。
所以后来听说他俩在一起,而男生那专业感觉与她也隔着很遥远的距离时,整天宅在宿舍难以理解外面世界的我,对他们之间具体是如何相遇的这件事,也产生过巨大的好奇心。
但终究我也没有细究。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似乎朋友已经确定了自己要和他走一辈子了,于是才开始偶尔在我面前,聊一聊他们之间的事。
她说他成绩特别好,在学校参加很多比赛都拿了奖,过几天还要代表学校去北京参加什么科技创新比赛。
那时候,我看到了她眼里的骄傲和耀眼的光芒,虽没见过男生什么模样,但我仍打心底里替她高兴,我坚信只有像她口中描述的这么优秀的人,才配得上她的欢喜。
她说他们周末在一起时,从来都不聊电影美食这些事儿的,他们都在讨论时事政治,分析国际形势,谈生态环保,甚至,也在追溯历史……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很难理解,但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崇拜和赞许,心知她乐在其中,故而也为她感到欣喜。
再后来某一天,她依旧兴致勃勃的来找我吃饭,途中她说:X,他要继续读研,所以,我也准备考研了。
我当时没有觉得惊讶,因为我似乎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然而我没想到的事,从那天以后,她真的就开始了备考,每天天亮就起床开始学习,上完课就去自习室,有时甚至彻夜奋斗。
雷打不动的自律坚持了很久,久到我再次约她吃饭时,来到眼前姑娘巨大的变化真的震撼到了我。
她说她瘦了十多斤,她说她现在好像一天不学习不做题就心慌,她说临考时间越来越近了可还是没多大信心……
我说别太担心,放轻松上场,正常发挥就行。
然后开玩笑说要实在不行,不还有他养她吗?不怕。
看我虽嘴里说着安慰的话,心里却比她还紧张,她笑了笑:其实,考不上也没关系的,备考的这段时间我已经收获了很多东西,何况,养活自己对我来说就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对吧?
果然,她依然是个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发光的姑娘。
2.为他奔赴远方
转眼就到了毕业季,大家都在忙着签工作,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于是我找跟朋友商量,问她毕业后准备去哪?
她突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咱们就留在一个城市吧。不过,X,你得尽快找个男朋友了,理论上,我还可以再陪你几年,可你一个人,我始终不放心。
她似乎没有因为考研失利而影响一点点的情绪,但也许,是她没有表现出来,毕竟也只有我,是什么情绪都写在脸上的。
就好像:终于等到毕业了也没有等到喜欢了八年的他回来时,我所有的失落都刻在了脸上一个样。
我虽然很想她留在我身边,可心底里却希望她跟去男生读研的城市,因为我大概比谁都清楚:距离,对两个人的感情来说,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
庆幸的是,她最终如我所愿,虽历经波折,也放弃很重要的一份工作,还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奔赴远方,但至少是去到了他的身边,从此,所有的一切,两个人都可以一起商量着努力,一起鼓励着坚持。
这似乎是我这样没多大追求的姑娘能想到的,最幸福温暖,也最浪漫的事情了。
3.与他父母的矛盾
很快毕业一年多了,家里催找对象催结婚是常事,这时朋友相对我来说,就省了很多麻烦。
毕竟他们已经谈了那么多年,要结婚也是顺其自然的事。
可一切总不像我想象的简单。
一见家长,彼此家长对两年轻人似乎都不大满意,也许是双方家长都好面子,非要卖个关子,来显得自己比对方更重要,更有气势一些。
然而他们可能忽略了的问题是:两个人的结合,将两个家庭联系在一起,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为了输赢。
于是,慢慢的,有了误会,随着也就有了矛盾与冲突。
“婆媳关系,始终是人情世故里最难解的谜题。”这是朋友第一次给我打电话抱怨男朋友妈妈难相处时,我心底里冒出的想法。
第一次拜访男朋友家,她本来只是打算去过一个年就回来的,可是疫情突然爆发,去了就被困住了回不来。
因为很多风俗习惯的因素,大概再加上第一次上门就待了很久,她和他妈妈好像一点儿都不对付,从相看添堵,到争锋相对。
终于在跟我抱怨很多次后,她熬不住崩溃了:X,今天跟他妈妈又吵架了,可是他没劝,还说我不懂事,他……这边解封了,我自己一个人走了,买了明早的机票回来。
有些突然,但好像我也没觉得那么惊讶,一切好像又都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事。
第二天义无反顾翘了班去机场接她,也想像她当初陪着我的时候一样:无论怎样都没关系,难过了坚持不下去了就回来缓一缓,至少你还有我这个朋友在。
事实上当初换了新工作,有公司宿舍可以住后,我依然坚持和另外的朋友租着两室一厅的房子,就是希望有一天其他的朋友需要依靠或安慰的时候,还有一个随时可住的“家”。
很久没有待在一起谈天说地,或许也有出学校后经历了许多都成长了的缘故,我感觉她变了好多,情绪,理想,对生活的态度,甚至是三观,都让我有些难以理解。
“多待一段时间吧!我上班时间也很少回来,屋子都是空着的,你就安心住着,好好放松放松心情。”陪她玩到深夜,想起第二天还要上班,我叮嘱了她几句就匆匆打车回了公司。
然而第二天还未下班,就听室友说朋友不听劝,听说那个男生回了学校后,就又一个人跑回去找那个男生了。
可能那一刻我就明白: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倘若他们彼此还愿意相互纠缠,其他人的话,说再多都是毫无意义的。
就比如室友和我劝说了朋友一整天,几乎掏光了肚子里二十来年累积下来的所有彼此觉得有些许意义的话,可朋友终究还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也许,为了爱情,她已经准备好了继续面对矛盾与冲突的准备。
但我们期望的是:若终究她是要嫁去远方的人,那希望她在结婚之前能与对方的父母和解,毕竟太远的话,以后若受了委屈没人宠着,那不止自己的亲父母,连朋友的安慰可能也是一种奢望。
每天都祝她能幸福,但也知道,感情里幸不幸福,只能由她自己说了算。
如今遇见森哥后我更明白:两个人的感情里,真的是不需要因任何目的而插手的“第3者”的。
吵架也好,失望也好,最终能相互哄着然后相互治愈的,只有拥有这段感情的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