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更自觉》里面的一个节,孩子发脾气时怎么办?感觉受益匪浅。
尹老师收到一封家长来信,详细讲述了孩子发脾气的一次过程和自己和老公的处理方式,问这样处理对不对?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他的孩子费了很多时间用纸片构建了3架小飞机。搭好后一边洋洋得意地享受妈妈的赞许时,一边又用脚在书架和墙之间的空地玩起了腾空,结果实实在在摔倒在地上,把三架飞机瞬间全部压毁了。孩子当时脾气大爆发,开始大哭,妈妈先是接纳他的情绪,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并努力和他共情,但显然在如此沮丧的事情面前不起作用,然后他在客厅里使劲扔都毛绒玩具,妈妈冷静地看他扔了三次,中间只提醒了一句,别把玩具扔到易碎品上,孩子还是比较配合,只往桌子角扔。中间爸爸给他说了些道理,不起作用。过了一会,妈妈看他情绪稳定了,又搂着他共情,并提出帮他一块重新搭建更大的飞机,孩子欣然快乐答应,于是孩子的情绪又回到了开始的原点。
在这个父母处理情绪的案例里,她用了个两个方法。第一是接纳,第二是转移,双管齐下,药到病除。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想办法接纳,也就是共情。最后等孩子稳定的时候帮他搭一个更大的玩具,这是转移。尹老师给出100分,作为标准答案。且给了一个建议,就是孩子在扔玩具的时候,她完全可以早点结束转移情绪,就是为了不让他麻烦还要捡玩具,可以选择让他把玩具扔给自己,然后再把玩具扔给他,这样来来回回就变成了一个游戏,孩子的情绪可以更早的转移。如此点拨,简直完美了。
通过这件事,我很受启发。这个家长说,其实当时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自己的忍耐是很痛苦的。正如我的感同身受,一忍二忍,等到孩子还不好时,就忍不住讲道理然后埋怨,结果陷入一场新的战争。最后,孩子也很难学会情绪管理,变成了“坏脾气”的孩子。家长做情绪控制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教会孩子学会忍耐的品格。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学会情绪管理。
尹老师特别提出,孩子的情绪很难在5分钟内消除,50分钟内才能忘记一件事。所以我在想,以后孩子也出现情绪爆发的时候,先要学会先等5分钟。其次,正面管教也说过这个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但在实际操作中,我知道,对于忍耐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也是非常难以控制好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你不想养出一个坏脾气的孩子,那就不能够做坏脾气的父母。
道理永远是道理,在具体的事件里,更多的是想办法的父母才有办法解决。双管齐下的方法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