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看到朋友一条朋友圈瞬间感触了我,他说咖啡店已经交不起房租,房东同意延后一月.他们现在疯狂接设计单,就为了盘活这家店,因为爱咖啡,想做出好喝的咖啡。
他们的店最初我是在设计圈的朋友发的微信上看到,一眼就喜欢上了日系白净的感觉. 再后来就是在咖啡圈的老板哪儿看到,于是找了个时间寻去. 环境超棒,光源运用的得心应手,一看就是出自专业之手。再来说咖啡,前后带去了2位以前咖啡店的朋友,都得到了一致好评。因为去的多,聊得来和咖啡店老板也成了好友。他们2位是大学同学,学的设计,毕业后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工作,后来爱上了咖啡,设计的工作相对自由,所以一拍即合全程自己设计施工开了这家咖啡店。
特别有亲和力的2位大男孩,我算咖啡喝的较多的,喝得多了,常常和熟悉咖啡店老板聊天,一杯咖啡成本根据豆子我能算出个大概,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开咖啡店真的全凭热爱和毅力,机器投入成本很好,随便一台十几万是一般的,一家咖啡店随便就要几台,而且这个行业对机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扎下去都看不到水花。再来说豆子,我嘴巴叼,不太爱酸味较重的非洲豆,偏好的哪款进价咂舌. 但就这样我们算成本,他们一杯赚几元到20左右。 这其中还包括了房租,水电,人工,机器成本。现实就是多数的咖啡店都处于薄利和亏损中。
早前我看到一条新闻,韩国caffe bene 的创始人被称为咖啡王子在家中自杀,其原因就是连锁咖啡店运营不善,承受不住压力。这个品牌我想大家不陌生,早4年它还是国内最大最多的咖啡连锁品牌,而现在路面上已经消失的不见了踪影。
认识的运营不错的咖啡店,都不是靠的单一产品线。有些兼顾培训,用培训补贴咖啡店,有些做到行业标杆,有固定的消费群体。还有些用餐饮和酒水附加。而这样运营状况不错的咖啡店实际中凤毛麟角。
据说开咖啡店和花店算现代年轻人梦想创业里最爱的2项。早年我开花店也是全凭一腔热爱一头扎下去,头破血流出来。不说经济上的教训,就单说身材掉到历史最低82斤,手更是被划破直接手指断了手筋,至今没有复原。房租,客流,损耗......每天一眨眼就要面对的事情,那段时期的真实感受是身心俱疲。
开花店让我明白了凡事热爱是一回事,能不能挣钱,怎么经营又是另外一回事。做事不能盲目的说我爱,考量都是必要的。现在我在家养了很多绿植,花很少养,真爱就跑去花市采购一些回家。做这些只是想让家多一丝温暖,多一丝舒心,却也再无当年的痴迷。
创业路上我看到太多朋友激情洋溢的开始,灰败的离场。有些甚至是他们熟悉熟知的行业,确也依然一次,二次的失败。有个数据,每年注册的新公司中在第二年消失的接近90%,到第二年,第三年依然在的不到5%,消失的那些去哪儿了......答案很明显。公司越做越大,经营越来越好的朋友都是踏着新兴行业,市场早被他们幸运的踩到,并且成了行业的领头羊。算算创业一次成功的有两位,不开玩笑的说是因为走对了路,挖掘出了一个利润可观大家还没做的行业,他们在各自领域一路尝甜至今。还有位真是创业多年一路失败,是什么让他一路失败一路坚持我也不知道,只是最后成功了,现在已经是大家眼中的创业精英,取经者无数。
创业我觉得就像过独木桥,过完一座过另一座,每位创业者都有过无数个失眠,焦虑,焦灼的状态,如何抗住压力的同时兼并改变和创新,怎么调整方向,怎么把控实际与理想之间的现实桥梁,怎么让自己不掉入偏激的执迷之中......这些都不是文字能描述的。
送给依然坚持的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