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这次课程我听了两遍。感触非常的多。当孩子刚生下来或者是没生之前挂在嘴边的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能够身心健康。其次是有责任感,能力强,在社会上能立足。现在孩子已经五年级啦!实际上强调最多的却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我从小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语文成绩不错,语文学习不用操心。当别人羡慕我家孩子阅读量大的时候我并没有满足孩子的表现。在小升初压力下,我报了培训机构课程,孩子的数学学得并不理想,给孩子施加压力。在做数学作业时娘俩经常生气。我给孩子安排好辅导班儿,安排好学习的计划。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题或者出错的题。 我就有点儿生气,甚至嫌弃啊,然后我就马上给他讲解。没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和权利。孩子的眼睛也近视了很多。当初自己的初心是让孩子身心健康,而我平时的这些做法,没有从孩子身体和心理的角度去出发。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一一味地在追赶,不要落后于别人。没有让孩子做真正的自己,我也没有看到看到孩子这个人。只看到别人家优秀的孩子,而没有看到自己家孩子的情况。以后从人的角度去培养孩子,而不只是去让他成为学习的机器。时刻记住我们当时的初心。
独立自主是前提。而我这一点做的是非常不好。没有给孩子做真正自己的机会,而是一切都是我给他安排好的。
学会倾听孩子做得不好。当老师告状说孩子某某方面表现不好的时候,我就和老师站在一起,去批评指责孩子,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
看《玛丽和马克思》之后呢,感触最深的是这段话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并不完美。 你不完美我也一样,人类都是这样子的。 小时候我只想当别人,除了自己。 我们必须接受自己,包括所有的缺点,接受不完美。接纳自己”。实际生活中,我常常以“为你好”名义,用自己的思维去改变家人,改变孩子。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每个生命体它都是独立的。自已都不完美,为什么用完美的眼光去要求别人呢。改变别人是自已痛苦。我要学会去接纳别人,学会去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