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位老同学,极少发朋友圈,昨晚看到他转载了一条长长的资讯:关于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主教练波波维奇,谈到执教16年的爱徒马努·吉诺比利的感受。
“听起来有点怪,但那是一种忧郁的快乐,征战客场的时候,觉得他每一次上场都是最后一次出现在那座球馆里。”波波说道,“我比以往更珍惜执教他,因为我感觉快要失去他了。”
此时的马努,今年就要满41岁,打完这个赛季可能就要退役。
想必,这位老同学发此文时,也是感慨颇多。
对于篮球,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都会了解,但是对主教练波波维奇这种“时光匆匆,害怕失去,依依不舍”的情感流露,相信很多人会有类似的触动。
02
总说时间无情,是把杀猪刀,是个掠夺者,会改变甚至抢走人的一切:容颜、信念、理想、情谊……
到30来岁的年纪,一些曾经爱球的青涩少年,如今已是成熟大叔。烟酒、麻将、应酬,早已取缔当年撒汗的球场。这样的转变,也许,他们会解释为:“不是不珍惜,而是随着时光流逝,环境变了,干扰多了,没法继续爱下去。”
可也有另一些人,亦如我的这位老同学,仿佛时间把他对篮球十几年的爱,定格住了,未受到丝毫的影响。从未停止过对篮球的热爱,对NBA赛事的关注,也没脱离过球场。
他也有所谓的工作压力,家庭负担,现实诱惑。对篮球一直的爱,是因为他懂得“失去的不舍”——害怕这样的不舍之情,害怕失去的随时到来。打球受限于身体状态,球场比拼的时光也是有限。每次精彩的进球瞬间,终会逝去,变成经典的回忆。
因此,他特别在乎这份一直陪伴左右的爱好,会好好把握还能打球的年岁,会好好珍惜赛场上的每个时刻。
心中有了这样的害怕和不舍,就像加固的执念,任凭时光匆匆,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去,对认定的这个人、这种物、这件事,仍能初心不改,珍惜不已,甚至爱得更深。
如此,时间又能奈何得了谁!
03
腾不出时间学习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伤悲;腾不出时间思考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后悔。
——刘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小时候从课本里知道时间的宝贵。意思是理解了,行动却无觉醒。
该好好用功的校园时光,往往被恣意妄为,消耗殆尽。网吧游戏、懒觉空想、旷课玩耍……无所事事,还觉得度日如年。冠冕堂皇说是“迷茫”。
不管我们如何虚度,时间总是向前跑。白驹过隙,转眼就到毕业季。即将立足社会,自食其力,此时,才发现时间逝去,一无所获。
这样的“快要失去”,才让我们开始“不舍”:在校园的时光,有多美好,有多宝贵,可,偏偏被自视时间多得去的我们,无趣挥霍,无聊浪费,无情抛弃。也正是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读书的机会有多难得,专业知识确实是就业的有力筹码。
青春年少,那时的时间观念大多是恍惚的。用大把的时间彷徨不前,却在一两个瞬间成长。而“害怕失去,才会不舍”就是这样有刺激的瞬间。胜过长辈的苦口婆心,也胜过成功人士的心灵鸡汤。
当触碰到这样的不舍和害怕,谁,还愿意原地不动,一成不变,等着现实的挑衅,等着命运的嘲讽。一定会——叫醒那颗沉睡已久、不甘堕落的心,迎难而上,奋起直追。于是,“珍惜”当下,顺理成章地指引我们,过好充实的每一天。
04
时间的话题,我们关注最多的是:要好好珍惜,要如何有效利用。真理无人质疑,方法科学有效,但,实际上,很多人,还是没去珍惜,没去有效安排时间。真理和方法,成了高高挂起的摆设,形同虚设。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体会到“失去和不舍”的刺痛。思想上没有真正被点醒。
垂暮的老人,把时间当做最好的礼物,在一天赚一天。
病危的患者,把时间当做最后的动力,活一天赢一天。
错过种种的过来人或是害怕失去的觉悟者,把时间当做最好的朋友,过一天爱一天。
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
要想远离失去,不留遗憾,请和时间做朋友,善待他,珍爱他。不要停留在嘴上,而是要注入心中,落实行动。珍惜每分每秒,不要等到失去,才来不舍。
球迷说:马努-吉诺比利之后,不会再有马努-吉诺比利!我想说:时间之后,一样不会再有时间!唯有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