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咨询:
孩子比较好面子,比如:
孩子在户外放风筝试了好几次都没有飞起来,孩子非常失望地说:哎,怎么就是飞不起来啊?
妈妈回应:没有关系啊,第一次放风筝也正常的。
孩子又生气地说:有人在笑话我。
妈妈有些不解地说:谁笑话你了呢?都是你自己认为的。
孩子倔强地大声说:就是有人笑话我。
妈妈不耐烦地说:谁稀罕笑你,你就专心做自己的事吧。
……
就这样母女两个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争论的焦点:是不是有人笑话?方向开始错了)就这样谁也不理谁了,都在生着对方的气,问题也没有解决。
看似妈妈在开导孩子,但是实际效果来看,不但没有开导孩子,母女的感情还伤了,关系还紧张了,这就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怎么沟通好呢?
读懂话外之音
其实,妈妈只是听了个表面意思,不懂孩子的心。而话外之音,妈妈没有听懂,尤其是孩子的内在诉求妈妈更不懂了。
从头来分析孩子的语言表达的真实含义:
哎,怎么就是飞不起来啊?
其实内心是非常失望,内心受到打击了。
妈妈没有读到孩子的失望情绪和感受。
孩子的生气地说:有人笑话我。
孩子的内心非常伤心,感觉很痛苦。
妈妈生气直接怼回去:谁稀罕笑话你。
这样的交流模式在生活中太常见了。亲子交流往往都是不欢而散,各自又生了一肚子气,天长日久,亲子关系能好到哪里去呢?有几个家长反思过呢?
事情本身的发生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没有家长对此事的处理方式对孩子的伤害大!
事情没有解决好,还伤了感情,破坏了关系。
高情商的正向沟通的原则:
关注点:永远是爱孩子,尊重这个鲜活的生命!
此时此刻,最关键的点、最真实的就是孩子的情绪和感受,这是根本,这是孩子需要的方向,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向——道。
再重新按照一种高情商的正向的沟通方式交流如下:
表达真情实感
妈妈通过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进一步感受到孩子的内在状态:情绪、感受、想法,直接表达出来给孩子听:女儿,妈妈已经感受到你没有放飞风筝很失望。
女儿失望地说:我为什么放飞不了呢?
妈妈看着女儿亲切地说:女儿,妈妈已感受到你的着急了。
女儿生气地说:当然着急了,别人都能放飞风筝,而我怎么不能呢?
妈妈积极主动地说:来来,我和你一起来,我们尝试着来。
女儿还继续发牢骚:你看看,别人还笑话我呢?
妈妈:女儿,我能理解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感受,非常失望和伤心。
女儿稍微缓和:是啊,我就是失望和伤心。
妈妈:我此时此刻就关心的是你。你的关注点在你这里吗?
女儿停顿了一会儿。
女儿仿佛醒了:我关注的是别人,对自己关注几乎没有。
妈妈很平和地说:是的,首先学会保护自己的心,理解自己的情绪。
过了几秒钟,女儿露出了笑脸:妈妈,我们一起再试一次吧?不行的话就去问问那位爷爷吧?
妈妈很高兴地说:好的,再试一次吧。
娘俩个有说有笑地尝试了几次把风筝放飞起来了,她们在金色的沙滩上奔跑着。
通过这样的小事情,感受到亲子沟通的真谛:耐心倾听,学会共情,准确表达情感,加深亲子关系。
赵福老师的微信二维码,请关注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