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代码管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个人的代码管理:将自己的代码上传至代码托管平台上,进行方便的版本管理,或者将自己的代码进行开源,与其他开发者共同交流打造出更好的产品。
与此同时,企业的代码管理反而会被大家所忽略,好像大家都默认了「只要成员个人管理好自己的代码,企业代码管理就不是问题」,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只要大家仔细想一想,不管是从安全性要求还是产出的代码质量,企业代码管理的复杂度和重要性都是远远高于个人的代码管理的。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忽视了自己企业级别的代码管理,尤其对于许多中小公司来说,他们会选择自建 Gitlab,或是在 Github 和 Gitee 上建立私有仓库,但选择前者时却忽视了搭建成本以及随后的维护成本,选择后者一般情况下也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存储和版本控制,那么企业级的代码管理和个人的代码管理有何不同呢?又如何规范、高效的进行企业代码管理呢?
企业代码管理与个人代码管理的不同
安全性要求不同
企业代码管理同个人代码管理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安全性的要求。对于个人代码管理来说,安全性并不是首先考量的因素,首先一些代码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只是一些练习或者草稿性质的代码需要托管平台简单的存储和记录下来;其次如果自己写出了具备一些价值的代码,如果不想进行开源,把储存代码的仓库设为私有即可,也并不需要多么高的安全级别,所以个人开发者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只要托管平台方面没有出现数据泄露等重大事故,一般不会考虑安全性的问题。
但对于企业来说,安全问题就要复杂得多。随着技术的发展,代码已经逐渐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产,尤其是涉及到核心技术和业务逻辑的代码变得非常重要。与个人开发者只维护自己的代码相比,企业的代码是多人维护的,不同成员维护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代码,如果内部成员的权限控制不够精细,再加上代码托管平台的安全策略不够完善,那么企业代码的风险也就随之上升,层出不穷的「删库跑路」事件也印证了这点,虽然事件的主角往往是数据库,但如果代码仓库缺少权限管理,其风险并不亚于数据库。所以企业代码的风险并不只有外部的攻击,更大的风险其实来自于内部的权限管理不够精细,这也是很多管理者忽视的问题。
代码质量要求不同
对于代码质量的要求也是个人和企业的代码管理之间较大的不同。个人开发者都有自己的代码习惯和格式标准等,只要满足自己对于整洁和可读性的要求即可。他们自己也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检查是否有 Bug,如果不是专心维护的开源项目,很多时候只要代码能够跑通就行,对代码的质量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而企业对代码质量的要求就要远远高于个人开发者。这一点大家应该会更好理解,因为企业的代码是用来支撑业务发展的,如果代码质量出现了问题, 如代码规范不统一、Bug 频出,必定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影响业务的进行。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提升代码质量,都会进行代码审查/Code Review,最终目的是保证产品的及时交付和业务的顺利进行。
对托管平台的功能需求不同
个人开发者在使用代码托管平台的时候,最多的操作可能就是通过 Git 来进行项目的版本管理了,此外无非就是对代码的存储需求。对于开源作者来说,他们可能会看重选择的代码托管平台是否有着良好的开源氛围、是否有足够的开源爱好者一起沟通学习、我把我的开源项目放在这里是否对它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功能上来说的话,也就是Issue、Pull Request、Wiki 这些托管平台上开源味道更浓的功能。
但对企业的代码管理来说,功能简单的代码托管平台是无法支撑企业级别的代码管理的。根据前面提到的亮点,我们了解到企业的代码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存储和版本管理,更涉及到和整个产品研发流程的配合。毕竟代码管理也是研发流程的一环,高效的、与研发流程无缝衔接的代码管理更有助于研发管理流畅的进行。这样一来如果托管平台仅有存储和版本管理的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代码质量扫描、CI/CD、代码统计等高阶功能来为整个研发流程提供支撑。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级代码管理的重要性,将自己的代码迁移到类似于国内的 Gitee 这样规模更大、功能更多、访问更便捷的代码托管平台。
以上便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企业代码管理与个人代码管理的不同。看了上面的分享,有没有觉得企业代码管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呢?那么企业究竟该如何进行规范、高效的代码管理,让代码成为业务的有力支撑呢?我们会在下一篇专题文章中为大家详细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