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的四种常用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根据输入条件、输入值或输入个数等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在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输入构成测试用例,避免测试效果相同的冗余用例。

通常和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核心:

1、按照每个输入条件确定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不同的输入条件的等价类不需要组合,即不需要所有组合遍历一遍。只需要每一种等价类都被覆盖即可。

边界值法

适用场景:

1、输入条件明确了值的范围

2、输入条件明确了值的个数

3、输入条件明确了是一个有序的集合

核心:

1、除了考虑边界值,还要考虑边界值附近的值

2、同一范围内取一个有效值即可

判定表

适用场景:

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

表结构:

条件桩(问题的所有条件)                            条件项(所有可能条件下的真假值)

动作桩(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动作)              动作项(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状态机

适用场景:

对多种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切换条件和切换路径的测试

核心:

1、绘制状态迁移图,包括迁移方向和迁移条件

2、设计用例覆盖所有路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