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格
如果,你想刁难一下你的心理学老师,你可以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心理学是什么?
不管他给出你一个怎样的定义,你都可以按照这个套路继续追问:为什么?这就是全部?能再具体一点吗?
相信我,不出三个回合,老师会被你逼疯的。
因为不管多大咖位的“心理大牛”,恐怕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给心理学下一个精确无误、四海公认的定义。
不过,当下对比鲜明的景象是,学院派的研究者们多数严谨地呆在象牙塔里搞科研,伪科普派的术士们却当仁不让顶着各色旗号大行其道,真正有效科普心理学的人只是少数。所以,相对于“心理学是什么”,首先界定“心理学不是什么”要更容易得多。
(一)心理学的误区解析
误区解析1:心理学不是常识
常识来源于经验,有时候是正确的,有时候抓住的是事物的表面而非其本质,因此是片面的。
例如,你觉得,一群人在研究一项投资项目,与一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一群人的决定可能——更慎重?更冒险?还是没有任何差别?
绝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更慎重吧,从常识的角度,一群人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所做出的应该是更为稳妥和理智的选择。
But,实际的真相是,一群人做出的决定往往更冒险。心理学对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群体极化现象,即人越多,越容易走极端。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试想,你们十个人共同商讨后,决定要冒风险进行投资,一旦成功,众人皆大欢喜,一旦失败,作为决策者之一,你要负多大的责任?还好,你可以双手一摊,用无辜的口气说,这又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决定!
伴随着人数的增多,分摊的责任比例却在降低,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无需你独自承担后果。所以,在这种群体决策的氛围中,我们往往容易做出更冒进、更轻率的选择。
因此,下次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该作何抉择时,最好的方式也许不是纠集七大姑八大姨好哥们好闺密,而是自己冷静地思考得失利弊,再做出一个更为妥善、慎重的决定。
误区解析2:心理学不是星座、算命和看卦
估计,会把心理学和算命看卦混为一谈的人,不在少数吧。
算命看卦,以及所谓的星象学,虽然顶着各种玄乎其玄的名头,但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伪心理学,是经不起实证检验的学说。
在《怪诞心理学》一书中,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弗瑞尔教授的课堂上,学生们完成了一项性格测试,并在一周后得到一份测验结果,并要求如果觉得测试结果比较准确的话,就请举手示意。
断断续续的,班上的学生把手都举起来了,看到这个场面,弗老师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让我们随机抽一个学生,看看测试结果:
你需要别人喜欢你和欣赏你,但你通常对自己要求苛刻。
你很自豪自己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证据,你不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和说法。
有时候你很外向,比较容易亲近,但有时候你却很内向,比较沉默寡言。
你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些看起来相当不切实际。
……
再随机抽一个学生看结果,咦?再随机抽一个看结果,咦!怎么所有的性格描述都一样啊!
原来,弗老师发给学生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不是源自性格测试,而是弗老师闲来无事逛路边摊,买了一本星座书,从各大星座的描述中随机摘取、拼凑了一段文字。
至于,为什么蒙在鼓中的学生纷纷中招,举起了自己赞同的小手,答案倒也不难。
试问,谁不是有时候外向,有时候内向?谁没有很多很多的梦想?谁会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思考?
这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的描述,很容易让人对号入座,掉进“平均描述”的陷阱,忽略了这些特征可谓放之四海而皆准。而算命、看相和星象学能够大行其道,也无非是利用了这一心理现象。
误区解析3:心理学不是心理咨询
很多人提到“心理学”,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画面都是心理咨询的场景。不可否认,借助于电影和电视剧的推广,很多人了解了心理学的这一功用和领域,但是,如果在“心理咨询”和“心理学”之间划等号,那就大大大大大大错特错了。
假如有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我想考心理学的研究生。
首先,我会苦口婆心告诉他,孩子,心理学专业不好就业啊,如果只想混个硕士文凭找工作,你就别考了……(我热爱心理学,但就业问题是心理人内心的隐痛。)
其次,如果这个孩子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想回头,一门心思要扑进心理学的汪洋大海,为师也不好拦着了。接着我就会仔细地介绍,心理学有三个专业:
第一,基础心理学,学了这个专业的同学基本是“一入实验室,无由得见春”,闷头做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
第二,发展心理学,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关注人类一生的发展变化,尤其以儿童和青少年期为主。
第三,应用心理学,顾名思义,响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号召,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和个人生活等方面。
学生听完了,一脸懵逼,怎么没有心理咨询?我想学心理咨询专业!
为师只能再次苦口婆心地普及知识,心理咨询算不上是一个专业,只是应用心理学名下的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应用心理学还包括了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等等……
So,心理咨询,只是渊博广大浩瀚的心理学中一个普及度较广的小分支而已。亲,别再搞混了。
(二)心理学的界定
心理学是什么?
任何学科的界定,应该都可以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入手。
贝里曼在《心理学与你》一书的开篇提出了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这样做?”
“你原来怎样想的?”
“你的感觉如何?”
这三个问题概括了心理学家们想要试图说明的事情——人类的行为、思想和情感。
似乎,行为、思想、情感本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无师自通的主题,所以我们常认为人情通达的自己算是半个“业余心理学家”,果真如此吗?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方面,研究方法。
如何研究心理学?像大神一样睁眼闭眼间就参透了人性善恶,掐指一算就得出了心理发展的各种曲线,还是根据有限的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推导一个无限大的结论?NO!NO!NO!
在心理学发展的滔滔长河中,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的不是亚里士多德发出对灵魂的拷问,不是弗洛伊德接诊第一个病人,而是冯特1879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暗示着心理学得以成为一门正统的学科,与物理、化学、天文等自然学科并肩站在科学的殿堂之中,必要的前提就是科学、客观、可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
所以,并非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并非人人懂的都是心理学。
目前,谈及心理学的定义,流传较广的版本来自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这种定义虽然无可指摘,但也有学者打趣,这就像是把小汽车定义为“一种把人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工具”。虽然准确,但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个小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去运行,与公共汽车或火车又有什么差别。
而要进一步了解心理学这辆“小汽车”的外观、性能和运作特点,就需要了解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这个话题,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
[1]朱莉娅・贝里曼等. 心理学与你(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理查德·怀斯曼. 怪诞心理学[M].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
[3]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六版)[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4]格尔德·米策尔. 心理学入门(修订版)[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