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情欲喜——欢宴中的计谋,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

《西游记》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一怪空怀情欲喜” 以唐僧误入天竺国驸马之局为线索,串联起表象与真相的博弈,其情节、诗文与主旨均暗含深刻寓意。

一、故事梗概:驸马迷局与妖踪初现

唐僧师徒抵达天竺国,因悟空听闻给孤布金禅寺长老提及公主异常,遂设计让唐僧以需徒弟陪同为由,暂避驸马之礼,三人得以一同入宫。国王设宴款待时,悟空借故让唐僧称病拖延婚期,同时暗中观察宫廷异象。

席间,悟空、八戒、沙僧依次自报身世:悟空提及 “大闹天宫” 过往,八戒讲述天蓬元帅贬凡经历,沙僧坦言卷帘大将失手被贬之事,国王既惊且喜,惊的是三人皆为 “妖神”,喜的是女儿招得 “活佛”。阴阳官奏定十二日为婚期,悟空假意应承,实则计划待公主于婚期参拜父母时,以火眼金睛辨其真伪。

入夜后,唐僧怒斥悟空引其陷入困局,悟空解释此举意在验证布金禅寺长老之言,并承诺若公主为真便大闹皇宫脱身;次日,国王邀众人游赏御花园,悟空在宴乐中进一步确认公主举止异常,断定其为妖怪所变 —— 此妖实为玉兔精,因与真公主有旧怨,将其抛至布金禅寺,自己化身公主等待与唐僧匹配,却不知已落入悟空布下的圈套。

二、核心诗文与佳句:景语寓情,讽喻暗藏

(一)宫廷气象诗:表象繁华下的危机

朝会诗

宫殿开轩紫气高,风吹御乐透青霄。

云移豹尾旌旗动,日射螭头玉佩摇。

香雾细添宫柳绿,露珠微润苑花娇。

山呼舞蹈千官列,海晏河清一统朝。

诗中描绘天竺国宫廷的奢华仪仗与祥和氛围,但 “紫气高”“海晏河清” 的表象与后文玉兔精作乱的真相形成反差,暗示 “盛世” 之下的暗流。

宴乐诗

峥嵘阊阖曙光生,凤阁龙楼瑞霭横。

春色细铺花草绣,天光遥射锦袍明。

笙歌缭绕如仙宴,杯斝飞传玉液清。

君悦臣欢同玩赏,华夷永镇世康宁。

以 “仙宴” 般的宴饮场景反衬妖怪伪装的阴谋,“君悦臣欢” 的和睦表象下,是唐僧师徒的危机与玉兔精的野心。

(二)夜景抒情诗:唐僧的内心焦灼

沉沉宫漏,荫荫花香。绣户垂珠箔,闲庭绝火光。秋千索冷空留影,羌笛声残静四方。绕屋有花笼月灿,隔空无树显星芒。杜鹃啼歇,蝴蝶梦长。银汉横天宇,白云归故乡。正是离人情切处,风摇嫩柳更凄凉。

此诗以 “冷秋千”“残羌笛”“凄凉柳” 等意象,暗合唐僧被迫滞留宫廷、心系取经大业的焦虑,“白云归故乡” 直接抒发其思乡与盼脱身之情,景与情浑然一体。

(三)人物语言佳句

悟空怼相面之士:“相面之士,当我孙子罢了。”—— 尽显其神通在握的自信与桀骜。

八戒自曝身世时的憨态:“摇着头,掬着嘴,撑起耳朵呵呵大笑”—— 生动刻画其率真又好炫耀的性格。

悟空对唐僧承诺:“若是真女人,待拜堂时我们一齐大闹皇宫,领你去也。”—— 既体现其应变智慧,又凸显师徒情谊。

三、主旨:多重维度的哲理思辨

(一)真相与表象的辩证:眼见未必为实

玉兔精以公主的美貌与温柔为伪装,天竺国王与众臣沉迷于 “招得活佛驸马” 的喜悦中,未能识破真相。悟空凭借火眼金睛与理性判断,突破表象洞察本质,揭示 “外在荣华与温情可能暗藏陷阱” 的道理,警示读者需以审慎态度看待事物。

(二)欲望的虚妄:执念终致祸患

玉兔精因旧怨与情欲执念,违背天道人伦化身公主,妄图通过与唐僧匹配实现私欲,最终沦为笑柄。其 “空怀情欲喜” 的结局,暗含佛教 “贪嗔痴为三毒” 的教义,强调过度执念终将导致失败,呼应《西游记》整体 “修行去欲” 的主题。

(三)团队协作的力量:分工破局的智慧

面对困局,悟空主导谋划,八戒以憨态麻痹国王,沙僧暗中配合,师徒三人形成互补。如八戒借 “师徒不可分离” 为由随唐僧入宫,为悟空观察妖踪创造条件,体现 “个体能力有限,集体协作方能破局” 的处世智慧。

(四)取经意志的考验:坚守初心方能前行

唐僧虽陷入驸马迷局,却始终怒斥悟空 “害我”,坚决拒绝荣华富贵,其内心对取经大业的坚守,是 “历经红尘诱惑而初心不改” 的修行体现,进一步深化 “取经即修心” 的核心思想。


给孤布金寺,这里据说是释迦摩尼的诞生地,也是他故事缘起的发祥地。所以在佛教里也是圣神之地。

而这一回中公主实乃太阴星君手下之玉兔。而将真公主吹到了布金寺。

而悟空是一直很乐观的面对所有的困难。当唐僧嗔怪悟空为什么要将自己推入险境(抛打绣球招亲的故事),悟空却告诉唐僧这是将计就计的权宜之计。让唐僧放心。当国王让唐僧侍立一旁的时候,悟空却喝到哪有让驸马爷贵人站着的,这种对于自身合理权益的争取,又更多的体现出悟空的智慧。

当然,这一回,也反应出国王也是很会进行聊天的,比如他看到唐僧的三个徒弟面向丑陋,但是他还是问唐僧收徒的缘由,也了解到这三个徒弟都是神僧临凡,所以也很是欣慰。另外,当驸马爷唐僧观看国王的诗画墙壁时,他又敏锐的发觉这是唐僧对诗歌感兴趣,而引得唐僧即兴附和诗文唱和,这都缓解了一些尴尬的氛围。

而河北大学的韩田鹿教授还一针见血的解释到,中国古代基本上都是熟人社会。中国人的社交特点是椰子型,而西方人则多半是桃子型。暨椰子型是外冷内热,遇到陌生人则容易冷场,不知所措;一旦熟络就会言之不尽。而外国人则相反,刚开始很亲近,但是对于核心问题他们又讳莫如深。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熟人社会,而西方人更多的是陌生人社会的一种生存策略的选择和人际交往的博弈。

还有这一回,猪八戒仍然是贪财的本性,还有他贪财但俗语也多。他贪吃、贪财、贪色。这一回中当唐僧因他村鲁,在国王面前胡吃海喝,而且村鲁言行,唐僧屡禁不止,要求悟空捉倒挨打,结果八戒又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语句,以一种戏谑的语言说,唐僧还没有当上驸马爷,就已经开始有贵人的威势了。

在《西游记》第九十四回中,八戒被唐僧斥责要打他,爬起来后嘟囔的原话是 **“好贵人!好驸马!亲还未成,就行起王法来了!” 。

这一情节里,八戒因在御花园言行粗鲁、毫无顾忌,多次冲撞场合规矩,唐僧忍无可忍之下让悟空将他揪过来打二十禅杖。八戒被劝住后爬起身,便用这样戏谑的话语抱怨,暗指唐僧还没正式成为驸马、与国王结亲,就已经摆起 “贵人” 的架子来管教他,既贴合他爱耍小聪明、嘴碎调侃的性格,也让这段冲突充满了诙谐感。

此前提到的 “驸马爷爷!饶罪,饶罪!” 是八戒被揪翻时紧急求饶的呼喊,而 “亲还未成,就行起王法来了” 则是他事后抱怨的核心语句,二者结合完整呈现了八戒面对唐僧斥责时的反应,前者是情急之下的求饶,后者是暗含调侃的吐槽。

西游记的故事正因为悟空的仗义刚直,又逐步的拥有智慧手段;以及八戒的村鲁,而又有常人的生趣,在吴承恩先生的笔下颇有光彩……

——力 2025年10月13日 乙巳年八月廿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