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夏日明朗,微风轻抚,名漾实践队在这个炎热的午后来到三甲塘村文化楼进行打扫工作,在打扫的过程中,两个三甲塘村的小朋友突然到访。
经了解,一名小朋友来自三甲塘新村,另一名住在旧村,她们在村中游玩的过程中发现曾经很少开门的文化楼有些许不同,里面的设施全部搬到了外面,由于好奇心,她们来到文化楼门前伫立眺望,队员余光中注意到这两个可爱的小朋友,热情招呼他们进来一起聊天。
两个小朋友均在六旺村小学读书,一名一年级,另一名二年级,由于路途遥远,小朋友年龄较小,她们都是有家长接送,而高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自己骑车去上学。
图为三甲塘村小朋友 摄 王松丽
这种现象在农村并不少见,由于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资金不足,村落之间散落分布,大部分学校都建在一个中心村中,其他周边村落的学生每天前往其他村落读书。
师资缺乏也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重大因素,由于乡村条件艰苦,很多学校老师并不多,存在一名教师教多门学科的现象,尤其是英语课程,大部分乡村学校将英语安排在三年级开始学习,城乡教育差距大,接受了乡村教育的学生在进入到大城市学习和工作后会出现适应问题。
乡村教育关系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只有乡村教育不断发展,让更多乡村孩子得到教育,乡村才能不断发展和前进。教育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百姓幸福的千秋伟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发展教育可以让山里的孩子成为乡村发展的有生力量,而对教育的忽视将直接影响乡村的未来。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支教工作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吸引更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让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