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儿九九被她妈妈“教唆”着不时建议我减肥,一时说“爸爸,你肚子好大了,要减肥”,一时又说“爸爸,你跟我做这个瑜伽动作吧”。总之小家伙被她妈妈引导着要做我的减肥“劝导员”,冷不丁的就会来一次劝导还配有她所谓的“瑜伽”动作。
虽然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但女儿稚嫩的言行总能触动一个父亲的心,使我必须思考并认识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健康的人才能更长久、有质量地陪伴着至亲的人。
早段时间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要我去做下内脏的彩超,因为一直做的治疗有几项关于酶的指标迟迟下降不了。医生又不愿意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降酶,因此每次看到结果后都会劝导我说:减减肥咯,否则指标怎么下得来。
我也只是在这样的时刻触动比较多,担心“命不久矣”,更多的时候却将这些置之脑后。往日里依然故我——该吃吃、该喝喝、不乐意运动就不运动。
这次彩超检查的时候,医生似开玩笑说:别人被扫描的内脏是一片红,差点也是一线红,你的是一点红或者一点都不红。你这脂肪也堆积得太多了,再不重视再不减肥问题会更多的。多运动!
人就是这样,人的认识、恶习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恶疾缠身动弹不得的局面是不会真正意识问题的严重性的。
由此可见人都是短视和冲动的,我们都追求及时的奖励和刺激。我们的内心都有两个自我:追求短期利益的自我和希望长远规划的自我。
科学实验中通过扫描人类的大脑揭示了人类决策过程的生理基础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只不过负责短期计划和利息的大脑部分对及时的刺激、冲动反应较长期决策部分大脑关于长远规划的收获响应强烈得多,因此人类从生理层面、生物本能而言更愿意响应短期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及时快感。
这种短视和冲动本质而言并并没有过错,它有一定的历史根源。毕竟我们的祖先原先生活在一个食物稀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月,路上碰到食物,当然是先吃了再说,根本不需要担心肥胖问题。而且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先人们处于短衣少食的时期远远多于丰衣足食的年代,因此及时进食填饱肚子肯定是第一选择而不是所谓的营养和健康,这是有闲时代的附产。
其实凡事皆有度的衡量,既不能只顾着口舌之欲的享受而误了健康的持有,那样只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和悔恨;又不应只想着健康一事桎梏着人对于其他事物的追求、欲望,这样又会导致生活乐趣的减少甚至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无需顾此失彼只需兼顾同行,任何事不过量不过火就是可以持而久之的。
当然以上我不是为了拒辞减肥一事想的理由而在于任何事都应有多元化的角度、视点去观察、行为。只有全面的考虑和行为的均衡兼顾,我们才能做事并享受行事的良好成果。
我想我女儿必然还会持续的“劝导”我减肥和运动,尽管她吃得更多。当然有一点不可否定,这就是她精力无限的运动让人直接怀疑是否有多动症。
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我吃的不多但确实不够健康,饮食结构需要调整。尤其是缺乏运动,平日里除了上下班过程中的几步行走就再无其他,还好我不会开车,否则估计形同坐着轮椅的事实。
人有追求短期快感又有意故事长远伤害的本能,因此我无法誓言后来的日子一定如何,但逐步的修正自己的行为还是必要的,否则生活好了,命没了,今后的幸福就泡汤了。
及此,愿我与我的朋友们共勉!
善饮食多运动,好心情适睡眠。
驱肥胖铸健康,行事实享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