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怪病?!

【说在前面】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依旧更新在最新更新~

Everybody!!!听我说!!周一过去了,周五还会远吗?!!



【正文】


小明之死

小明是个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

高考前夕,他突然开始食欲不振、体重暴瘦、注意力涣散,而最要命的是,他的记忆力极速减退,这可给身为文科生的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你们知道的,文科生整天有事儿没事儿就是:背背背背背背背背背背。

起初,小明以为是自己太过紧张,没有在意。但是各种症状越发变本加厉,他头痛欲裂,浑身刺痛,晚上失眠,白天又没劲,甚至觉得“考入清华”的梦想,和迎娶“班花小红”的愿望,都显得毫无意义。

看到小明惨烈的月考成绩,明爹明娘心急如焚,立马拉着小明去医院做全身检查。

但蹊跷的是,每项指标都显示正常。其实,所有人包括小明自己,都不知道,小明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但因为医院的一纸“无病”报告,明爹明娘、同班同学、各科老师、甚至小红都认为小明在“自甘堕落”,对他失望异常。

在各重压力的打击下,小明选择了自杀。他把所有的高中试卷压在身上,就这样把自己活活压死了。

——一颗明媚的青春星辰就此陨落。

小明含冤而死,死不瞑目,于是阴魂不散地出现在全中国的各种考试题目中,折磨着中国每一位应考的莘莘学子。

——嗯。这故事当然是我信口胡编的,但这委实是中国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

对于抑郁症,患者自身无意识、大众缺乏相关知识、医学界识别率不高等因素,都会成为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阻碍。

很多人觉得自己真的难受,浑身上下哪哪儿都不舒服。但医院所有的检查报告都告诉你:“你没病,你好得很!”

于是,你也开始自我怀疑:“是我在无病呻吟?果然是我自己太矫情了?”

而事实究竟是怎样呢?


搭不到车干脆自驾游吗….. 图片来源:花瓣


我究竟得了什么怪病?

其实,抑郁症的爆发永远不是空穴来风,而往往有迹可循。

譬如我,在确诊抑郁症之后,我回望以前的人生,发现很多怪事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从小学开始,我就常常莫名哭泣;到了高中,我经常头痛,对人际关系更是异常敏感,为了逃避压力,我一脸豪气地闯进年级主任的办公室,要求从重点班退到普通班,当时,我脑海中充斥着一个完全不合理的执念:只要我换了班级,我就能从痛苦中解脱。

大学,我的抑郁症彻底发作过一次。这还是我大学的闺蜜提醒我的。她说:“现在想来,你那时候这么奇怪,应该就是抑郁爆发了。”

的确,当时的我莫名开始胃口不佳,迅速消瘦,心浮气躁,周身疲累,到最后,我不得不立马启程回家,以求确诊治疗。

那时,我真以为自己患上了胃癌,即将魂归故里。结果,我爸我妈带我去医院检查后,除了几个无关紧要的指标有波动,结论就是:无病。医生给的建议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当时的检查报告单,竟然能翻出来,就是这么帅

本来病怏怏的我,被这样的检验报告贴上了“自作多情”的标签,一下子在所有人面前失去了立场。

“原来我没病啊!那我在天天要死要活个什么劲啊!”

我不懂。

不懂我为什么浑身都不得劲,也不懂,我明明这样难受,却什么名分都没有?!

所幸,在我爸对我日常作息的强制管理下,我慢慢自愈康复,但对于那一段时间的诡异症状,我依旧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有多少人得了抑郁症?

要说拼人口,谁能拼得过我们泱泱大中华!所以,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基数也名列前茅。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大概占到总人口的6%,约5500万人。

而除这些患者外,更多的是和以前的我一样,饱受着痛苦,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抑郁症的人。

在5500万患者中,接受正规治疗的朋友不到10%。这意味着什么?90%以上的人仍在抑郁阴影中苦苦挣扎,不得其法。

让我们一本正经地分析一下个中缘由。


啊?我这是抑郁症?

接受治疗患者的比率如此之低,首当其冲的原因,应该就是患者本身的自我意识不高。

现在,抑郁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倒挂”现象:有病的不知道自己有病,病重的不承认自己有病,或者索性隐瞒自己的病情,反而是那些真的没病的,天天宣扬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不同人的心理,我没资格做解读。但是,很多患者即便出现了头痛胸痛的躯体症状,也不会往抑郁症方面想,这透露了一个严峻现实:对于抑郁症,患者本身是缺乏相关意识的。

此外,即便知道自己患上抑郁症,很多人宁愿死扛,也不愿接受正规治疗。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寻医道路呢?

可能是对抑郁症的曲解,可能是沉重的病耻感,但往往最多的,是大众对于抑郁症的不理解。


圣诞老公公的天线 图片来源:花瓣


抑郁症就是不开心啊!

早前我就说过,在自己抑郁完全爆发之前,对于这个病,我永远是轻描淡写的口气。

相信很多人和当时的我一样,是通过“明星自杀”了解抑郁症的。

但对于抑郁症的病理、病症、病况,为什么会导致自杀,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误解的。

绝大多数人,只窥见抑郁症的精神症状,即消极、悲观、有自杀倾向。

但对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是不甚了解甚至全然不知的。

“啥?抑郁症还会身体疼痛?”

很多人接触到这个论点时,是惊讶甚至觉得颠覆自身认知的。

如果现在,有个非患者,跟我科学客观地聊起抑郁症,我真会感动得痛哭流涕。——毕竟真正了解相关知识的人实在太少了。

我不知道国家管医学宣教的是哪个部门,但我觉得面对如此低下的数字,和如此紧迫的形势,相关部门真的有必要把“科普抑郁症”的任务提上议程。


医院说你没病,你就没病

很多人都有和我相同的经历,去普通医院检查,就是查不出自己有啥毛病。我还听说有人花费数十万检查治疗,最后还是通过抗抑郁药,重获了健康。

据相关数据,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仅20%。

这说明,医院对于抑郁症的识别程度,是不高的。这和医生缺乏相关敏感度休戚相关。这往往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此外,并不是说,只有生活节奏风驰电掣的城市居民才有可能得上抑郁,很多习惯于隐忍的农村居民也在苦苦抗争。

但是因为相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和水平,农村居民的抑郁症更容易被忽视。

我曾看过一本书,阐述农村自杀状况。很多农村朋友因为儿子不孝、婆媳矛盾、孩子成绩落后等原因喝农药或上吊。

中国农村的自杀率其实触目惊心。这样的暗潮涌动,有多少是抑郁症在推波助澜,值得思考。


找到真爱了噢~ 图片来源于:花瓣

最后,让我们缅怀一下开头出场的小明:假使国家大力科普和推广抑郁症相关知识,大众对抑郁症因此有了科学的了解,那我相信,无数逝去的“小明”将沉冤昭雪,不再抱恨黄泉;而更多的“小明们”则会积极寻求治疗,然后在外界的理解和鼓励中,被所有爱和温暖慢慢治愈。

殷盼这一天的到来。


【后记】

以上观点来源于自身经验和总结。仅供参考。

ღ( ´・ᴗ・` )比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