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里有人提过,看到例外的事物才会人们才会意识到现有的事物。比如说如果人们一直在黑夜中作息,就不会想到世界上会有能够照亮一切的太阳,也不会意识到自己处于无尽的黑暗中。因此,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让人失去一部分感知力,或受到惯性思维方式的限制。只有主动思考和不断接受外部信息可以防止人在不断固化的生活模式中成为有生命的工具或一枚齿轮。
相反,环境的变化会极大地刺激个人思考,当人从一个模式中跳出,用刚才的例子来说,这个人可能不止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有白天和黑夜,也不仅仅会发现太阳镜、太阳能板的存在。他会怀疑自己之前所处的世界是怎样运行的,也会对万物的法则有更深刻的,并且只属于自己的理解。当他看到了太阳,他可能还会想到为什么这颗恒星是偏偏是红色的;会不会也有另一个世界上的人们生活在更梦幻的的蓝色恒星下。
假如我是这个想象蓝色恒星的人,那么我会知道这样的恒星温度有多么高,距离有多么远。因此,现实可以将我打败到——放弃到达蓝色恒星星系的念头。这是我所理解的现实。
在现实的限制下,我可以去体验一种只有白昼没有黑夜的环境,也可以查探作者不敢写的十分之九的撒哈拉的故事。但我需要先做完一些必须要做的事,还需要长期思考,兼顾个人的勇气和内外在力量。
我习惯将促进思考的事项统称为学习,各种好奇心和目的涉猎甚广,道阻且长,在这种压力下无心于任何麻痹思维的娱乐;出于对各种生活的好奇,我也尝试在少与外地交流的民族村生活,在以糖果为货币的小镇摆摊,在海口45℃的夏天赶海,只将放自己行头的背包的地方理解为家,不论是宿舍、山顶还是一艘船;甚至还会亲测没有食物和水源后自己有多长时间的机会去想办法。
过度的压力、跳跃式的环境、以及对食物和水短期的非必要需求,将我一步步推入一条单寒羁旅的行迹,但是总有一天我会想到一些我希望自己想到的东西,也会看到最平凡、真实和珍贵的东西,留在一个美好的地方,完成自己必须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