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听了场分享,有个叫青番茄的,把图书馆碎片到各种公共空间,目前以咖啡馆为主,未来将入驻企业。
粗暴式开了个头,大抵是太久没写文章,醒悟过来了对自己很生气,于是把火泄在了第一段。接下来。我要好好说话。
其实,听到这个项目后,我的耳朵享受起怀孕的过程,娟子是在做一件传播知识的伟大事情,按照以往逻辑,我会边听边判断其商业模式。但是这一次,我放空了自己,细细地听娟子讲述她和图书馆的良缘。
果然,当情怀被撩起后,人就不理性了。
但是,business is business(憋出一句英格丽许不容易啊)
这个项目简单理解就是用户可以到附近咖啡馆借书,一次性交押金就行,之后每次借还不用花钱,押金越多,借的书籍的数量和还书期越长。和很多内衣内裤卫生巾项目逻辑相仿,只要交一笔钱,终生每个月定时送上xxx到你手上。
虽然青番茄没有内衣内裤卫生巾项目抓的需求刚,但商业逻辑明显是要复杂得多。
首先,用户在借书前交了一笔押金,这笔钱怎么用?当用户基数扩大、扩张规模放缓时,青番茄不用靠押金去铺市场(事实上扩张完全可以拿VC的钱去打),在风控得当的前提下做金融是最好的选择。
其次,当用户规模起来后,书的数量就得跟上。书的数量一多,青番茄就是一个图书出版社(新书发行地),希望到时能保持用户喜欢看什么就提供什么,而不是发哪本书赚钱就提供哪本,商业利益和用户利益要平衡好。
再者,别忘了,图书馆最重要的除了书外,还有空间。今天不想象其他场景,就说咖啡馆,用户去借书,是不是就贡献了一个流量,青番茄偷偷地干起了美团的模式,“跨界即连接”。
最后,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诞生了,有多少方式会被替代,想象的空间很性感。
但是,一切如果这么顺理成章,那岂不是人人都是企业家。
过去十年,模式创新的红利已经渐渐消退,技术创新慢慢崛起,单靠模式,真的能成事吗?
因此,有几点顾虑,我不得不挑明:
碎片化空间能承载多少纸质书,是不是将造成共性化的书籍多于个性化的书籍?
在终端移动化的时代,用户到公共空间看书和借书这个需求有多刚,有多强烈?
知识传播的本质是我和我需要的知识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产生连接(个人的定义,不一定准确),那去咖啡馆点一杯咖啡借本书有没有违背这个本质?
。。。。。。
我只是个门外汉,所以上述判断和担忧都只是门口那个野蛮人的视角,连我自己都怀疑,我si不si傻,没事研究人家的项目干嘛,可能是青番茄在做一件传播知识的伟大事情,而我,路过了它的世界,不想仅仅路过,还想摘下来尝尝,看看,
是不是很甜?
小黑写于一个没什么人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也没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