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爱的五种能力》,里面说到共情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共情能力和换位思考不一样,换位思考偏向理性,强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知道自己该如何去解决问题,而共情能力偏向感性,强调的是感人所感,想人所想,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感受。理性的逻辑思考是容易学习的,通过一定的刻意练习,就可以知道如何去换位思考。但是对于共情能力,却很难去通过刻意练习去习得,甚至你越是逼自己去感受对方,就越是感受不到对方的感受,共情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悟性的体现。
就像有的人能感受到了鸡鸭鱼等的痛苦,于是他决定吃素,在他的心里甚至会认为,吃这些荤食的肉,就像吃自己的肉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能很容易就不会去荤,而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的真正原因。但对于另外一些人呢来说,一日无肉一日不欢,想让他变成只吃素简直比登天还难。由此可见,这种共情能力的产生与人的基因有关系,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存在共情能力很强和共情能力很弱甚至没有的人。
我的共情能力应该是偏弱的,唯一一次真正感受到鱼的痛苦还是在3个月前,还是很弱,就只是那么一会儿,导致我不忍去亲手杀鱼、做鱼,而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现了。虽然只有一会儿的感受,但对那种感受印象深刻,我甚至觉得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这种对世界万事万物的内心感受,如果没有这种感受能力,人活在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被欲望牵引。
我很想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但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武志红曾经说过,共情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但他也同时发现共情能力的提高是所有能力中最难提高的。他本人作为心理专家,而且也不断的接受更高一个级别心理专家的咨询和对自我的探索,同时也养成了冥想的习惯,才提高了共情能力。面对和他沟通的人,他能够清晰感知对方情感的跌宕起伏,有细致的过程。虽然如此之难,但本来人活于世,对内在的探索就是一生都需要做的事情,共情能力可以极大的扩展自己对生命万物的认知,是一个需要终身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