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拓宽你解决问题思路的书,书名取自本书中的一个案例,案例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试着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问题是什么?
2. 问题到底是什么?
3. 问题该由谁来解决?
4. 问题来自哪里?
5. 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1. 问题是什么?
当你遇见一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很多解决办法,但是可能都不对症。给出解决方案前先定义问题,问题定义不明确,则解决方案无法切中要害。想想是谁遇到了问题?这么思考则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在为谁服务。再考虑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就是“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异”。
“别去费力帮缺乏幽默感的人解决问题”。
“不要把别人的解决方法作为定义问题的方法。”
“如果你解决问题太过神速,别人根本不会相信你真的解决了问题。”
“别把问题的解决方案误当作问题的定义,当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你提出的时候尤其如此。”
“即使问题已经解决,你也无法确定你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
“你永远无法确定已经找到的问题定义是正确的,但是永远不要停下寻找正确定义的脚步。”
“不要仓促下结论,但也不要忽视第一印象。”
2. 问题到底是什么?
因为问题是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异,当你通过改变状态来“解决”一个问题时,常常会新制造一个问题。
“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下一个问题的来源。”
“某些问题最困难的部分在于发现问题的存在。”
“看看你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想不出至少三个可能有出错的地方,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每转换一次视角,都会发现新的不协调之处。”
要“找到问题所属的层面”。
“当你沿着定义问题的道路疲倦前行时,过一会儿就要回头看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路。”
“注意你表达的含义。”
“一旦你将一个问题描述拟成了文字,做些文字游戏,以确保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统一。”
3. 问题该由谁来解决?
“当别人可以妥善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要越俎代庖。” “如果这是别人的问题,就把它当成是别人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处于解决问题的位置,却并不受问题困扰,那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能亲身体验到问题。”
4. 问题来自哪里?
“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 在53.27%的情况下,问题其实出现在问题解决者自己身上。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制造出事来让其他人做。远离那些找事让别人做的人,你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领赏。做第一种人吧,那里的争斗比较少。”
5. 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从最后的情况看,想要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并不是很多。”
致问题解决者:“无论表面上表现得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把它做好,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来过。”可是,并不是总有机会重新做一遍。
“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到底是不是想要它,但永远有足够的时间去为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