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和山里人

---由《上车走吧》想到的

这是一部二十年前的电影了,电影拍摄手法很简单,就像里面所述说的故事一样,没有帅哥靓女一般的男一号和女一号,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江湖和爱情,只讲了两个山里来的外地人“北漂”的故事,朴素的劳动人民的故事。

两个外地人同是来自一个村子,也是两个好兄弟,哥哥叫强子,弟弟叫小明,为了梦想中的城市,为了打拼自己的未来,来到了北京。两个兄弟有这迥然不同的性格,为他俩后面不同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受朋友推荐,他们来到北京的目的就是做司机开小巴车,但常常被同行挤兑,弟弟是个冲动的人,每次打架都冲在前头,每次说要放弃的也是他;哥哥虽然也咽不下这口气,但遇事沉稳,生意不好也从没有说过放弃。在爱情上,哥俩也倍受打击,哥俩都是来到北京后遇上了自己喜欢的人,弟弟的女朋友因为中途跳槽到了夜总会,傍上了大款,最终成为了宁愿在奔驰上哭的女人;而哥哥心仪的人在他即将表白之际却给他发了好人卡,只把他当亲弟弟看待而已。电影最后两兄弟做了选择,弟弟选择回家,做父母提前给他留下的稳定工作,然后娶父母给他相好的媳妇,过安定的小日子;而哥哥选择留下,继续在北京打拼。

虽然电影最后没有给出两兄弟后面的人生境况,但我们依然可以明白,哥俩的选择已经是人生的抉择了,两个人的人生差距就从这两种选择里变得愈趋遥远。

我的父母是农民,我却是在城市里出生的,可我总是和城市格格不入,我也不属于山里,因为他们嫌弃我是个城里人,所以我既算不上山里人也不是一个“纯正”的城里人。电影里,强子说了一句话:“即使你挣再多的钱,穿再好的衣服,你也还是那层人,我们注定是属于这一层的人,真正的城里人,好像离我们永远那么遥远。”其实不管是哪一层人,他们都是幸运的,毕竟他们知道自己属于哪一部分,他们都曾经为了实现“层次跃迁”的梦想而努力,他们幸运的是,如果这个梦想失败了,可以像弟弟小明一样回到家乡,做父母留下的稳定的工作,娶父母给他相好的媳妇,过几辈人都过过的一样的安定的小日子。这趟“北漂”对弟弟来说是失败的,因为他选择了妥协,但哥哥的“北漂”还在继续。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做了和弟弟一样的选择,甚至有的一开始就是以弟弟的选择为目标而活的,哥哥后面的人生是好是坏对于这类人来说都是不被看好的,不过,就因为哥哥的人生多了许多不确定,就注定了他的人生肯定要比弟弟的人生要精彩得多,这也呼应了电影开头哥哥的思想:我们正年轻,有的是力气,奔呗。

“层次跃迁”这个梦想是我们从小就一直在做的事情,小时候梦想做一名警察,做一个科学家,做优秀的宇航员,长大后我们的梦想都是要成为一个有钱人;而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从来没有真真正正的明确过,于是简化问题换作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曾经我被住在城市里的人“批判”有来自农村的土气和味道;真正的山里人对我又总是不屑的,因为我从来没干过农活,对于土地方面,我在他们面前活脱脱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后来我明白了,我需要努力的只有一个,就是成为一个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与世俗不一样的人。我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种,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可以了。我当初努力的想融入他们中的任何一类的时候,我都异常痛苦,于是我变得孤独了,可我欣然发现,孤独的我却快乐了,当我不再附和任何一个人的时候,我无比的轻松,所有的我都释怀了,就像影片里说的:不管做什么,最重要是让自己快乐。我什么都不曾拥有,他们有的我都没有,但我也什么都有,因为我的快乐他们没有。

                                              ---2021.1.29 孤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莫色.阿可儿 城里人 大街小巷 密密麻麻 成群扎堆 人山人海 一个人心思 在一个人身上 在一个屋子身上 一个...
    莫色阿可儿阅读 323评论 0 4
  • 游历名山大川 山是城里人惊艳的风景 今古多少传奇故事 都来自大山深处的传说 山路上的天仙妹妹 变成了金凤凰 飞出了...
    陈红云桃花依依阅读 458评论 4 30
  • 城里和乡下,一直有着天壤之别。 上个世纪,我们父辈的那一代,读到书里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憧憬着那样的生活,是...
    阿燕_7526阅读 2,109评论 34 64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5,773评论 0 5
  • 城空了,有树长出来 我的城死了 铸起它的人,杀死它的人 不愿因为这件事而骄傲 一座城的终结 永远因为终结这件事而显...
    于十六阅读 2,909评论 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