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娜茹今日阅读汇报:
上午突然接到一个到付快递,邮费21元。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这样一份礼物,不过掂量着像一本书,于是啥也没想就付了邮费买下了。打开包裹一看,果然是一本书,一本儿童看的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优秀作文选》,封皮上是管建刚老师正在上课的特写照片,上面的一行字很吸引我:管建刚眼中的好作文。于是今天晚上我就阅读了这本书里管建刚老师的文章《儿童作文:就长这个样》。
管老师的这篇文章整整13页,当然在里边也举了好几篇学生好作文的例子。
他用最朴素的语言,用孩子们最生动的话语告诉我们:
写作文要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
今天的孩子的语言,跟大人脑子里的学生作文的语言,完全不一样了。不一样,就对了。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本来就是很不一样的。
作文什么都可以写,就像你有了两条腿,什么地方都可以去。
大自然有多少种颜色,儿童作文就有多少种颜色。
美丽的颜色不只有一种,美丽的颜色有很多很多种,儿童作文的颜色也有很多很多种。
大自然的颜色数也数不过来,儿童作文的颜色数也数不过来。
作文还有更多更多的颜色。你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就写什么颜色,那就是好作文的颜色;你心里想到的是什么颜色,就写什么颜色,那就是好作文的颜色。
找到那个属于自己家的作文颜色,你会发现,作文原来很简单,很有趣。
看了管老师的文章,读了文章里的几篇学生习作,我也想起了曾经的我。
那是十年前了,孩子刚刚成为小学生,有一天放学和我一起回家,路上说:“妈妈,张树斌当班长太厉害了,就跟小老虎一样。”这句话给了我新鲜感。一到家,我就引导着孩子把这件事情简简单单地写下了,然后投稿《小学生学习报》,结果没过几天,竟然发表了,编辑还加了题目《“小老虎”班长》。
二年级,孩子换了老师,他回家告诉我:“妈妈,我们的郭老师要求太严格了。作业一点都不能乱写。”我就告诉他:“严是爱,松是害。这是你遇到好老师了。”我一说这话,灵感又来了。于是,让孩子把这件事写下来,我稍作整理投稿,又发表了。
有一年冬天,我带他去洛阳逛街,那一天风刮得可大,呼呼声此起彼伏。孩子说,这风是不是拉拉队,在喊加油?我一听,哦!多好的语言。到家后就赶紧记录,修改、投稿,就发表了。
二年级时候我带他去外婆家,我妈妈把用剩下的小肥皂块儿放在一个纱布做的袋子里,挂在房檐洗脸盆的上边,让我们用。结果这个肥皂袋让儿子看见了,他问:“外婆的这个肥皂袋装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装在这里边?”是啊!妈妈的这个环保行动多值得提倡。于是,一篇《外婆的肥皂袋》又在报纸的“节能环保”栏目发表了。
那些年,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知道,孩子们的好作文,只能出自孩子们的眼睛里,口里。而这些年,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的语言也变了,变得我都捕捉不到童真童趣了(他都不是儿童了,怎么还会有儿童化的语言呢?)。所以,随着这几年孩子的长大,我就很少辅导学生投稿了。有时候也有心辅导我的学生的作文,但他们大多写出来的文章让我一看就似曾相识:这不是跟作文书上的那一篇很像吗?当一篇作文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后,我已经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去批改了。
就像管建刚老师说的,大自然有多少种颜色,儿童的作文就有多少种颜色。真心希望老师们能借给孩子一双慧眼,好好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用敏锐的视角感受生活,再加上真实表达,我想,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好作文,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