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的应用(四)

西方绘画十分讲究科学透视法则,他们追求写实主义绘画,尤其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和还原环境特征。他们不满足于依靠感官去认识世界,要求用理性去理解世界。因此,在绘画中主要运用角点透视法,这样使得读者与作者都是站在同一个视点去观察,表现立体的空间。这种透视以简洁的手法,通过画面的写实性、内容的叙述力以及扎实的画面结构,将空间与光线的效果、人物姿态的端庄表现出来,为后来的建筑设计奠定根基。

如图,这幅画使用焦点透视法,引导读者站立作者的视点去观察,从而使得作者视点传达到每一个读者上。因为焦点透视符合人眼球的视觉规律,运用这种透视法则绘制到平面上,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所以画面效果和现实观察为一模一样。如果没有焦点透视法就没有西方的写实性绘画。因此,西方焦点透视是科学的透视法,它更加客观地表现,具有真实还原性。

中西方绘画透视的区别,中国透视在于主观思维,而西方的焦点透视更为科学,可以通过公式和数值表示出来,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图六为《圣三位一体》的透视解剖图,通过建筑轮廓连线可以得知,视觉消失点位于十字架的垂直轴线与柱子两旁捐助人所站立的台面相交之处(A点)。由此可知,A点为画面的视点(视觉中心点),连贯A点的水平线为视平线,而A点则是观察者眼睛的位置,距离教堂地面的高度有150厘米多一些(线段B),大致与观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我们根据透视图里的一些隐藏数据,和小礼拜堂拱顶上的镶板尺寸与数目,甚至能够计算出这个虚拟空间的高度和深度。如图七,作者采用色彩的关系,前面的景物高纯度高明度,而后面的则低纯度低明度,这种明暗对比和透视法相结合,柱廊和拱券将空间引向纵深,就像在墙上开出了一个大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文摘要]透视学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文艺复兴艺术走向巅峰,被引入中国后,为了适应西方的透视概念将其命名为“焦点透视...
    严支胜阅读 2,946评论 0 6
  • 一 究竟要从那里开始许多初学绘画的朋友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从那里开始学习啊?是临摹呢还是写生呢?临摹照片还是临...
    武旭红阅读 5,587评论 0 28
  • 幸福实修
    14张建英阅读 136评论 0 0
  • 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他的鞋太破了,他们家很贫穷,他攒够钱后,先量好自己的脚,顺手吧尺寸放在了座位上,他去了集...
    杨洋1010阅读 372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