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么多年来,所读的书不可谓不多,思考也很不可谓不深刻,但一直没有很大的进步,为何?苦思良久,原来是一直没有将所读、所思写下来,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体系,整个知识结构也不完整,即使偶有感悟,也是转瞬即逝,无法捕捉到那些灵感,因此,才情也逐渐枯竭。
现在,突破这层障碍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想上一个台阶,唯有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实践,也终会有所收获。
一、克服心里障碍,树立信心,坚信多写就一定能写好。在上高中以前,我是很喜欢写文章的,文笔也广受每位语文老师的好评,那时写作热情很高。可上高中后,所写的作文,语文老师很厌恶,有时甚至将我的作文拿到课堂上去做差评,我的热情顿时从三万英尺跌到了谷底,这对我的打击很大,渐渐地不喜欢写文章了,语言成绩也很不理想,可奇怪的是,每逢期末考试我的语文成绩都很好,因为是全县统一评卷,我的文章不再受他的蹂躏。而且,他还很不喜欢我的字,认为我写的字很差,这些年来,他也是唯一说我字写的差的人。即使那时我获得了全校书法大赛硬笔二等奖,他对我的字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幸亏我承受能力强,咬咬牙终于挺了过来,但是自信心受到了很大影响,后来的大学四年,根本就不想写东西,本是敏感的青春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竟然没有留下片页感悟,实在可惜。后来工作后,由于工作需要,撰写了大量的文档,虽然也进行过强化训练,但大多是应付交差,始终有些起色,也再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一气呵成,行文流水的感觉了,而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那种感觉慢慢地找回来。
二、写文章须先梳理结构脉络,再整理要点,然后才动笔。读了明托的《金字塔原理》,理解了什么叫结构化,结构化的文章更符合人的思维习惯,更清晰易懂。以前写文章不重视结构,走入了误区,认为只要词藻华丽就是好文章,其实完全不是,写文章的目的是将问题说清楚,将道理讲明白,只要逻辑严谨,语句通顺,说理充分,自然是好文章,离开了这些,词藻再华丽,也顶多是个花瓶。写作时不必在乎一字一词的得失,词不好看句,句不好看段,段不好看篇,通篇则重在结构,结构好了,立意有了,文章自然就成功了一半。
三、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中断,尽量做到一气呵成,在清晰严密的结构下,充分展开想象力,打开头脑里的那扇窗,任思绪任意地驰骋,天马行空,一气呵成,进入一种完美的意念和意境,如高僧坐定般,身,口,心,手合一,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感觉流畅地描述出来,写完后再对句子和段落进行少许调整和增删,大家写文章都是讲灵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思维不受束缚,才可能找到灵感。
四、坚持写日记,先记流水账,再记几件事,然后只记一件事,步步为营,用日记捕捉生命的瞬间,记录内心的感动。仔细想想,每天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肯定不缺有意义的事情,况且,时光一去不复返,切身经历了每一天,总要留言下点什么吧,这样也更利于反省和反思,真正在修身养性,博闻强识上做到日益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