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文为人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章千古事,得失心自知。耳闻不如一见,但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一直以来,有人在阅读的时候总是尽量与作品拉开一定的距离,阅读过程中总是不断提醒自己立场态度务必要客观、理智,似乎这样便可以避免落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地而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不得不说是排斥心理作祟,这些人心中既对文章文字怀有远离现实的幻想和向往,存在渴望,却又怕被带入情境,被发觉自己有其中人物身上的影子,然而又总是事与愿违,越是想要逃离躲避,读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何曾不心怀那样的心思,深藏着那样的情感,甚或是有过那样的阅历,恰是“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所以读书也罢,写作也好,没有哪一个读者哪一个作者不是体悟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得已——就像是几年前就行的那首《我想去桂林》中唱的的那样,渴慕已久桂林山水,阳朔仙境,漓江澄澈,刘三姐美妙歌声以及桂林动人传说,却很少有人能有歌词中那位老爷爷有闲又有钱,甚至在生活压重压之下,或今或昔都曾经怀疑过未来怀疑过人生,唯恐未到有钱有闲之时就已经一命呜呼——在这样的不得已状况之下,每个人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对心之所向的美好渴望都付诸只可想却不能为的行动上。好在无论是怎样的规矩怎样的条条框框只能限制人的形骸却无法控制那个人的思想。因此,与其说阅读与写作通过文字向人们传达了欺骗,倒不如说是阅读与写作成就了人一个完美的人生,辞藻华丽,精雕细琢固然会有失真之嫌,但却可见人们对美好的人物的追寻,理想生活的向往,当然更是助人解压的一种方式;粗制滥造、不事雕琢固然更加质朴纯真,更加接近现实,但不可否认,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怎么会不让人审美疲劳呢?

羊羹虽美众口难调,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社会并不是非此即彼,并非只一种生活方式,存在即合理,一篇文字是否真实还原了现实生活,到底有没有欺骗受众,本就不足为议,只要它能够带着我们认真思考人生中的真善美,能够帮我们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足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40评论 9 209
  • 2013年9月,我带着憧憬来到了大学。现在是2017年6月19日,还有11天我就要离开这个为我遮风挡雨了四年的校园...
    gaopf_bj阅读 2,944评论 0 0
  • 对于每个学佛人而言,佛法修学是很重要的环节。修学佛法的目的是就要修、要证。那么在学佛的过程中,行人会涉及到哪...
    知樂阅读 4,112评论 0 4
  • 什么是视图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就是用来查询数据的。使用视图的几个好处,不过用视图时要考虑性能的问题 简化sql语句...
    ResearchWorld阅读 2,958评论 0 0
  • 事件, 孩子起床就玩游戏,叫吃早饭一直拖着,游戏没有结束,我把面端到他电脑桌上,还是没吃,再等到看他游戏结...
    ganweif阅读 8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