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台湾女作家林奕含死了。
她亲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挣脱了幼年被诱奸的噩梦,留下了一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和一群看客的唏嘘围观,惋惜喟叹,真心或是假意……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国人。
是的,在网上一浪高过一浪的讨论里,在沸腾的公众号上,在低智跟风的朋友圈间,有多少人是真的在思考,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同情,有多少人是在猎奇,有多少人在暗自得意,有多少人在庆幸:还好,不是我家孩子……
可是,个人、父母、自媒体、公众资讯以理智客观、科学冷静的态度来分析事件发生社会因素、个人心理、防范措施?借此机会给公众一个正确有效的社会性科普教育,至少在舆论上为林奕含们提供支持,让以前的林奕含们可以站起来公开自己的遭遇,在今后的林奕含们懂得保护自己。
是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都说:好事多磨。
撇开社会因素不言。
单就家长角度来说,你们无辜吗?事件发生后不是追责,但家长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孩子们最初、最可信赖的守护者,在“爱”的名义下,是否自我反省过?是否真的给了孩子正确的引导,教会她们维护自己的身体、利益呢?
不是苛责,但很多家长自身的智识、对孩子的关注程度、对孩子付出的陪伴教育,都在潜移默化里助长了“林奕含们老师”的滋生,也在悄悄地把自己的孩子改造成下一个“林奕含”。
这期间,最明显的莫过于“听话”教育。
什么是好孩子?在国人眼中,好孩子就是“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家长说什么听什么,老师说什么听什么,家长说什么说什么,老师说什么说什么,乖顺可爱地像是洋娃娃,在家里听父母话,在学校听老师话,成绩好、懂礼貌、行为无偏差,可以做成版本,供同龄人模仿跟从。这样的孩子会被夸“懂事”,让家长有面子,省事好带,是炫耀的好资本。
孩子在这套教育模式下,很早就学会装乖扮巧,逐渐放弃自己的主见和自我,停止质疑和反叛,靠乖顺温良来获得认同,换取关爱和赞扬。无灾无难地长大后,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是离开父母的“无能为力”者;而面对风雨,却会很快夭折。
因为,这样的孩子是“林奕含老师们”下手的首要目标。
太乖顺的绵羊面对饿狼,乖顺只能成为一种潜在的“邀请”。更可怕的是,被伤害了的绵羊,还会因为自己被吞食时的痛苦抽搐而坏了“狼师”的胃口。
在乖顺之爱的另一端,则是家长们以爱之名人为打造出来的纯净无菌的生长环境,不谈爱不聊性,摒弃外界的真实,只给孩子呈现人间的良善和单纯。
这,真的不是爱。
一个朋友,在她儿子3岁能讲话的时候,每次帮儿子洗澡,她都会和儿子讲:宝贝儿,背心和短裤包着的身体,是不可以给别人触碰的。如果妈妈看不到的时候,谁摸了你,你要回来告诉妈妈,知道吗?
小孩懵懂,但点头。
是的,社会阴暗,不会因为你的爱就自动张开保护伞把外界的渣滓、腐败拒之门外,这不现实。那么最起码,在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纯真、安全的情况下,不如家长们用最坏的心思揣测外界,然后给孩子简单真实的保护。
她不允许别人拿小孩子的“吉吉”开玩笑。每次洗完澡都给“小伙儿”穿上小内内,这样教育的结果是这小朋友6岁割完包皮,妈妈要看看“吉吉”是否痊愈时,小伙儿追问:为什么?是啊,这是人家自家的“宝贝儿”,你为什么要看?这让小朋友自己很不舒服。那么,如果不舒服,小伙子也有拒绝的权利。
孩子还没大到追问“性交”、“接吻”、“生育”的层面。但她说,她已然做好准备,告诉孩子生理结构、情爱规则、社会规范方面的基本准则。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对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权利说“NO”,不管对方是谁,打着什么样的名义。
看林奕含被老师猥亵时的反应,她是无法区分“爱和做爱”的,她本能的感觉老师对她做的事情很“肮脏”,但对爱的渴望、对老师的崇拜、对美的天然追求,让她刻意地去美化老师的行为,去为老师做辩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的自我得到统一,和家长一贯的教育、规范达成统一,才能骗过自己,认为自己“是被爱的”,才能让自己不分崩离析地破碎。
看到这个少女在痛苦里挣扎,沉浮。就想追问一句:父母在哪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她巨大的痛苦,追问一句怎么了?有没有可以帮到你的?
这不仅是家长忽视的问题,更多原因来自于家长们“一贯正确”的自以为是,以及家长们“爱的狭隘和偏执”。子女只能给自己脸上“贴金”,不能找麻烦丢人,“被强暴”就是丢人的“脏事”。
很多强暴者不敢言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被“抛弃”,害怕被“轻视”。社会舆论上“受害者有罪论”是除了施害者之外,对受害人的二次蹂躏。而这中间,也包含受害者的父母。
媒体上常常有“被强奸的女孩”归家,和父母讲自己的遭遇,父母感觉“丢人”,第一时间要求女孩子闭嘴噤声,“传出去你一辈子就完了!”,这加重了受害人的心理负担,认为是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另外的父母更是协同迫害,“为什么偏偏是你,都是因为你骚浪贱,勾引人才这样!”
多么血淋淋的“爱”!多么虚伪的“父母之爱”,但这爱依然是大行其道。以各类形式在社会上被大书特书。
比如:做子女就要“孝顺”,要“感恩”,要尊重“长辈”。
“孝”强调的是顺,这姑娘太妖艳,我不中意,你要娶进门,我就不活了;你要学习不好,我这脸往哪放?你这么大嫁不出去,还不结婚,邻居会怎么看?我的脸往哪儿搁?
……
“感恩”更是流氓。我生你多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省吃俭用如何如何,只想问一句:那你为什么要生呢?用生孩子来换去晚年的安逸,是很不靠谱的投资,真不如自己投入巨大的精力挣钱、投资赚“养老”。
……
“尊重”?是的,人生而平等,但尊重得靠自己赢得,不是天生是父母就自带光环,也要给子女选择“尊”与“不尊”的自由。父母生孩子时,并未征求孩子是否愿意来到世间,那么生下之后,最起码你得给他“爱你或不爱你”、“尊重或不尊重”你的权利。
……
其实,如果、假如,林奕含有这些想法,即使无法免于“诱奸”,也会有勇气肯定自己的“不舒服”,承认内心的“肮脏感”,至少不去自欺欺人地“美化”老师所谓的“爱”。
如此,即使不能避免“被伤害”,但至少也能在心理上“自救”吧!当然,这也仅仅是假如。但是,我始终觉得:承认恶是自身的一部分,直面别人身上的“恶”,比一直哄骗自己“世界全是善”要更真实。
而真实往往是力量的源泉。当一个人允许自己“恶”,允许愤怒、仇恨发生时,才更完整更健康。
好了,扯远了。
但是,讲真,我就是在批判质疑伟大的“父爱、母爱”!
一部电影里的一个镜头,让我记忆深刻。
被释放出狱的“恋童癖”,被社区所有的人唾弃,隔离。去公共游泳池,沉下水之前周边人来人往,欢声笑语,浮上水时,周边人走池空;晚上,家里的玻璃被石块砸碎,早上起床,门上被刷油漆……
电影给出一个烟雾,但未交待他是否真的犯罪。
他母亲,一个80岁的老太,坚信自己儿子无罪。她深夜拿枪站在庭院和闯入自家的侮辱者对峙,枪哄“闯入自家羞辱儿子”的人,指定他们是“闯入者”,是“罪人”;她给儿子买来格子衬衫,温柔地抚平褶皱,鼓励儿子走出家门去和女孩子约会。
她坚信自己儿子无罪。
她也用实际的行动告诉儿子:不管世界如何,不管你变成怎样的人,我都是你母亲,我都会爱你。即使是全世界都抛弃你。
……
是的,这是电影。
但是,如果,假如,林奕含们得到如此的鼓舞,她们会怕和父母讲自己的遭遇吗?还会有父母把子女送到“杨永信”大师那里遭遇电击,亲手给自己的孩子扣上“问题少年”、“问题少女”的帽子,让孩子的心灵终身蒙尘吗?还会有《变形记》里那么不听话的少年吗?
这打击是巨大的,要知道,他们是被最该爱他们的人质疑,被最该无条件肯定他们的人否定。
在父母是孩子的天地时,这天地说,你要按照我的要求成长,我才做你的天地。
请问,孩子如何放心地依赖这片天地?如何心无挂碍地和天地互通交流?这无处不在,全能全知的天地,又如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说,而是不敢说。
要知道,有多少“林奕含们”战战兢兢讲出自己的困惑和焦虑时,会被忽视、轻视、误解、扭曲、指责甚至是藐视?因为在大人的眼里,孩子的问题除了学习都是“小问题”,而“小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如同一个办培训学校的姐姐所言: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因素。他们不能耐下心陪孩子,没有耐心等孩子长大,没有耐心观察孩子成长,嫌孩子麻烦,耽误自己的事儿。所以就把孩子丢到补习班,把孩子交给老师,这样不妨碍自己打麻将、出轨偷情,看肥皂剧刷朋友圈。
爱孩子的主要办法是“给钱”,孩子小的时候,都没能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长大了却责怪孩子不和他们聊天。老了,又打着“孝顺”的名义,要求孩子“常回家看看”。
做父母的,你们自己说,这是不是耍流氓、扮无赖?
……
是的。
做父母的,不要总说“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了”,这太狂妄自大。
要知道,孩子不听话把孩子往死里打,最后错手打死孩子的也是亲爹妈;把孩子锁在车里,放在太阳底下“狂晒”,险些要了孩子性命的也是亲爹亲妈。
即使是普通的聊天,做父母的也鲜有好好地用心听过“孩子们的话”,有把孩子的话“当真”的。更不要提在孩子讲出的一些话里,具备足够的敏感去分析出孩子真实的“感受和内心”了……
父母的身份,“孝”的教育,让父母成了家里的“王与后”,没有“爸和妈”。
在不成熟、不完整的人格下,哪里会有沟通和交流产生?这是妄想。
好吧,我说了很多。
其实只想说,父母呵,请把孩子当成和你一样的人。如果真的爱他,就认真地带TA去认识这个真实的不好也不坏的世界,交给他们应对现实和未来的本领和能力。
如果想教育好孩子,就自己先努力成为一个争气体面的人,也把你生的“小人儿”好好当人看。
最最基本的。首先,请注意聆听你的孩子,不仅是TA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TA没说出的那部分。
在无法永远保护孩子的时候,无法改变社会的前提下,从自身做起,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