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孩子不熟悉、也不善于自我反省和自我指导,尽管这是他们在学习上需要具备的技能。他们认为后设认知(思考之前的想法)并不是学习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并且觉得一切与提高分数无关的活动都是多余的,都是浪费精力。
学生/你的孩子需要定期在指导下思考他们的想法。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们在指导下定期地后设认知。
很多学生起初并不认为这项活动有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一个常见的疑问。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好,不需要催促就自发完成。学生的反馈是“反思帮助我理清我需要做什么”,“当我不堪重负时,反助我把大问题分解成我需要做的小事情”。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学习日志,然后把它们放在教室里,在需要时轻松取用。
学习不是直线运动,学生有各目的节奏。通过每天与学生交流学习内容和想法,我很快发现无论我给他们设定什么节奏、他们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更令我吃惊的是,学生可以准确指出自己不擅长的内容和领域。尤其是在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和标准的情况下。我过去一直以为,如果学生很长时间没有进步或没有显著进步,那就说明学生没有学习,但通过翻转学习,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改变和取得进步。这让我意识到,学生们可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对于自律性强的学生、他们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制定行动计划,克服学习习惯或内容方面的具体困难。有些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技能,也不善于培养适应长期目标的学习习惯。因为我有时间与每个学生交流、所以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应对具体的困难,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
(摘自:翻转学习)
具体操作:
1.家长/老师鼓励在孩子/学生指导下定期地后设认知
2.家长/老师应树立后设认知的榜样,如自己在博客上写下工作/课堂反思
3.要求孩子/学生定期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而养成一种习惯
4.使目标可见
5.使目标公开:可以请孩子/学生与你分享和交流目标
6.提供个人空间和自由时间的选择:可以获得更好的状态
7.不断实践新活动:有趣的新活动会吸引孩子/学生积极参与
8.信任孩子/学生:孩子/学生并不喜欢微观管理,不断给孩子/学生施加压力可能适得其反。但当孩子/学生对我们说“我自己能行”时,我们应该信任他们
8.允许失败:☞当孩子/学生准备好后,给孩子/学生证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