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的古桥

一直想记录一下云龙的桥,形状丰富,多姿多彩。

从诺邓前往兰坪,G215国道基本都是沿着沘江而行。古时交通不发达,沘江犹如一道天堑,阻碍了两岸的交往,于是沘江上修起了大大小小的各式桥梁,也许有很多已经被损毁消失,但,今日依旧保存着不少非常典型的桥梁。云龙因而被称为云南的桥梁博物馆。

记录几座途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古桥:

1, 通京桥。

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即公元1776年)。是一座伸臂单孔木梁桥,全长40米,宽4米,跨径29米。是典型风雨桥,采用木枋交错架叠,从两岸层层向河心出挑,中间用5根横梁衔接,上铺木板围挡。桥两头建有桥亭,内连一条长5.5米的石梯甬道。整座桥建筑奇巧,外形稍拱,雄伟壮观,是现大理州同类桥中跨度最大的古桥。

东桥亭山墙下立有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的《重修大波浪桥碑记》及1994年立《复修通京碑记》。据桥头的《复修通京桥碑记》载,因白羊厂开采银铜鼎盛时期必运经此处而得名。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及1962年作过三次较大维修。1993年在“8.29”洪灾中毁断,于1994年6月修复。而最近一次维修是2018年。


通京桥


通京桥内部长廊


2, 彩凤桥。

彩凤桥位于白石乡顺荡村,桥头被一片茂密的枝林盖住。此桥始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后历代均有维修,到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维修时把西面的桥亭改建阁楼,名“童子阁”。与通京桥一样,这也是一座单孔伸臂木梁桥,全长33.3米, 宽4.7米, 净跨径27米, 高11.33米,桥身建筑采用木方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墩层层向河中心挑出,如楼阁建筑中的斗拱,在两端斗拱向中伸延相距9米时,再用5根横梁衔接,铺上木板组成桥面,桥身上覆盖房顶,形成一座风雨桥。桥两侧用木板遮挡,桥内置两排木凳供行人歇息。在东面桥亭内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云龙州官告示碑》颁布行人马帮等过桥规则。


彩凤桥


童子阁彩塑


3, 藤桥

想必沘江上曾经有很多的藤桥,如今保留下来的,沿途路上能看到三四座。像迟场坪的藤桥。藤桥是由一根或者多根葡萄藤缠绕编织。葡萄藤经过高温烤制,扭曲绕绳后,主藤直径要在5公分以上,长度依河的宽度而定。两根主藤绳分别拴在河两岸的树上,再以一张藤网吊在主藤绳上,网底置一木板作桥面,人走在藤桥上过往犹如荡秋千一般。


藤桥


4,安澜桥

铁链吊桥是随着铁器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从藤桥、竹篾桥中繁衍出来,跨度更大,也更坚固。云龙又很多铁链吊桥,在清代早期就已在澜沧江上建造了大跨度的铁链吊桥。安澜桥就是一座典型的铁链吊桥,地处长新乡政府所在地长春坡。史记此处很古以前并无桥,过沘江均使用木船,这一渡口处有专供藏船用一隅,古称“船冲坡”又叫“藏船坡”,后人叫“长春坡”。清代乾隆年间始建一链子桥,曰“安澜桥”古人取长庆安澜之意而得此名。因镣以铁索,当地人称之为长春坡链子桥。该桥全长60米,宽为2米。由八根铁链飞跨47米河面,其中六根为底链,上铺木板为桥面,左右各悬根铁链作扶手。两桥墩上建有桥亭,为牌楼式样。是云龙境内现存铁链桥中跨径最长的一座古桥。


安澜桥



其实沿途还有很多荒废了的古桥,每次匆匆而过并没有时间一一去细看。当然更多的是钢筋混凝土做的新桥,觉得意思不大,便也不记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秋节放假,带着女儿第二次再游大理漾濞。这次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定要找到云龙桥。去年国庆来过一次,但没找到云龙桥。今...
    南雁51阅读 515评论 0 2
  • 郁南县,是广东省云浮市下辖县,因地处郁水之南而得名,自西汉年间设端溪县后,其建城史已达两千余年,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
    洚水布衣阅读 1,766评论 0 0
  • 云龙位于云南大理西北部,距离大理州府175公里,是一座鲜为人知的小县城,可是云龙有两个地方却比云龙县更有名...
    太阳的梦想阅读 304评论 0 2
  • 闽赣粤风格各异的客家绝美廊桥 作者:本刊编辑部 赣南最长的廊桥玉带桥、典型的风水桥太平桥、飘逸着浓浓书香的云龙桥…...
    f2dcc5df1b5e阅读 729评论 0 0
  • 今天早上带三个孩子一起游览了赵州桥及桥梁历史博物馆,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赵州桥被誉为中国第一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协会...
    土司阿哈阅读 2,370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