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听课收获很大,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基础重要阶段,扎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尤为重要。
第一,中高年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课前预习是否做的到位,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影响非常的大。充分的课前预习工作能让课堂变得轻松高效,教师的授课过程容易顺利进行下去,学生能很好的接收到教师的引导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回应。根据这次听课以及自己的反思,结合目前我班情况,考虑到将预习实施的可行性,我认为课前预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自由读文二遍,熟悉课文内容。2、在读的时候,自由学习生字、词,不认识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课本上做批注,给生字组词。3、读文第三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要把生字词的指导作为重点,指导生子要规范到位。关于生子指导包括两个部分,正字音和正字形。在字音上,学生们的问题不大,对于个别出错的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也可以采用找发音正确的同学来帮忙纠正的方法。对于生子的识认书写指导应该作为一个重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让学生说一说认为哪个字难写,自己怎么记住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让他们在接触到生字时有意识的去记住字形,如陈老师指导的《苹果里的五角星》和赵老师指导的《夹竹桃》一课中对易错字的指导,多音字字音易读错,策略是分析字在词语当中的意思,不同的意象,其发音不同,“鲜为人知”“鲜艳”三声和一声的区分;易写错的字,“魅”字中易漏掉的私字旁,右边是“未”不是“末”,“晰”字左边为“日”字旁,与太阳光有关,通过字的意思记住字的偏旁;“熏”字可用拆字法记住字形。其次,指导生字书写要深入了解字的结构和意思,指导书写要准确到位。如“凄”为形声字,左边是代表了它的意思,右边代表了发音;如“熏”字记住字形后,书写的指导,每一笔起笔位置,长短,笔顺讲细致,老师范写后,让学生先描红再对照再摹写。关于课文中的词语,最基础的是让学生读准字音,出示词语让学生反复多读,发现错误、及时时正音。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查字典,另外可通过找出词语出现的句子、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在文段的讲解中也可以对词语意思进行指导,并适时让学生用本词语说几句话,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指导朗读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理解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 桑老师讲的《庐山的云雾》时让学生带上问题“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从而让学生粗略读体会什么是中心句,接下来由词语“千姿百态”引出下一步的精读,让学生读并说下文中庐山“山顶”“半山”“山谷”“山峰”云雾的样子,在感受了词语意思的同时,体会此处运用比喻手法的好处。顺势又向学生揭示这种文本结构为总分结构。赵老师在上《夹竹桃》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思考“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关键词“韧性”,让学生反复朗读描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朗读和分享中让学生体会到语序排列对情感的影响,并指导双重否定“无日不”“无不”所包含的强烈情绪,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夹竹桃的“坚韧”,层次非常清晰,最后引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让学生以“干涸土地上的小草”“沙漠中的仙人掌”等为例进行仿写练习。
第四、注重在课文的学习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张老师在指导《神奇的克隆》一课中,把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作为重点,让学生提取课文当中关于克隆的知识点,并板书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知识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到的写作方法。
第五、古诗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词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学生以读为主,积极引导他们探寻诗词的意蕴。首先,反复通读,文通字顺。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其次,抓字眼明确诗词意,通过让学生理解诗词意,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品读理解字词的意思。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理解讲述诗句的意思。最后,体会感情,品味意境。在了解了诗词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第六、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桑老师、陈老师、赵老师和张老师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习惯提醒,学生写字时的姿势;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提醒学生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要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