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对话气氛
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气氛中,你才可以畅所欲言。这就是对话高手总是密切关注安全问题的原因。顾名思义,对话需要双方实现观点的自由交流。对对话机制来说,阻止观点交流的最大元凶莫过于恐惧感了
今天所看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对话气氛,这个词所表达出了在关键对话中的客观环境,在此环境下,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表达效果。在大学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对话的氛围,直接影响着谈话人的情绪和兴趣,因而也就直接影响着谈话的效果。求人办事谈话时,要想让对方乐意谈,谈得有兴趣,谈得有情绪,谈得投入,就要用心创造友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我个人认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求人者而言,愉快的开头是谈话得以深入的关键所在。而谈话气氛是否和谐,与你说话的方式大有关系。有些人在求人办事时,总是会遭遇到这样的尴尬,对方无言以对、没有回应、如坐针毡,或勉强应对,巴不得交谈早点结束。这些问题时常会有。
之前听过这样一个例子,马克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在一次研讨会上,他做了有关小说方面的专题发言。发言中,他以一个房间的门上贴着“请勿骚扰”四个字为例,谈到语言的轻重问题。发言的当晚,他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来到门上贴有“请勿骚扰”字条的房间。一进门,他便笑着对大家说:“各位,我来骚扰大家了!”大家一见是马克先生,立即站起来说:“欢迎骚扰!欢迎骚扰!”顿时,整个房间的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小说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都觉得收获很大。之所以会取得这种效果,与马克先生营造的愉快开始有关。如果马克先生一进门说的是“各位,打扰了!”其效果肯定是大不相同的,即便是大家都很欢迎马克先生加入,气氛也只会因为马克先生加入而产生小的波动,过后便又平静如初了。“各位,我来骚扰大家了!”同样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充分显示了这位小说家的语言机智,他信手拈来,玩笑间消除了与代表之间的陌生感,拉近了他与大家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小说家面前,代表们怎会不畅所欲言呢?
小结:对话是需要气氛的,有时在不经意间就能产生愉快的气氛,有时需要故意营造,但无论属于哪一类,都必须做到自然,切忌生硬。聪明的谈话者往往在谈话之前就对谈话对象进行充分了解,且善于在谈话开始之前营造出和谐的交谈气氛。
关键词:自我监控
怎样才能在对话出现问题时及时退出争论,学会关注对话过程,关注自我行为及其造成的影响呢?答案很简单,学会成为机警的自我监控器。也就是说,只有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以及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你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改变行动策略。具体一点说就是,你应当关注自己的做法对安全气氛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在简单的了解了第4章的沉默与暴力后,一个具备解决力的一个词出现了,那就是自我监控,这个词个人认为很有意思。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
言语自我监控是言语产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自我监控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了解人类语言产出系统的真实面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帮助会话者提高言语输出质量,成功实现交际意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学界有关言语自我监控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介绍居多,实证研究较少,全面、深入地研究汉语自然言语中的自我监控问题则更为鲜见。自然言语的在线加工性质决定了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的口语产出远非完美,而是会经常出现或大或小的言语失误。幸运的是,在多数情况下发话人能够不经受话人提醒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小结:这种现象证明在言语产出过程中发话人有能力监控自己的言语认知活动。言语自我监控机制的存在使发话人能够自发利用言语理解和产出系统来有效地核查、校验和调整自己的言语产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其言语输出的质量。
关键词:共同目的
当和对方目的不一致时,利用四步法营造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开发共同目的·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看了这个关键词,我发现,在一场可能会有危机感的关键对话中,如果能找到对话者的共同目的,是真的会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巧妙的化解危机。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之后仍无法取得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够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
小结:学会在对话中找到共同目的是关键对话中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