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的,人越是长大,却越不敢说出自己的理想。
小学时,我们说“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要当明星”。老师和父母会摸摸我们的小脑袋,笑着说:“真棒。那你要好好加油啊!”
中学时,我们继续说“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要当明星”。老师和父母会拍着我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那你要把学习先补上去啊。不好好学习,将来没有出路啊。听话。”
大学时,我们仍旧说“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想当明星”。父母叹了口气,说“别想了,不可能的。我们只是普通人,你也一样。你没有那样的天赋。找个安稳工作吧。”
工作了,我们不再说出那句话。我们怕被同事嘲笑“哟,大科学家来上班了啊。”“什么都干不好,还想当明星。”
我们只能在偶尔的说笑中用着自嘲的语气说:“我小时候还想当科学家,真是太傻了。哈哈哈。”
梦想从被鼓励,到被他人嘲笑,最后到自我否定。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因为我们长大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内心年龄是否跟着生理年龄长大,别人都认为你该是一个大人了。大人怎么还能如此幼稚地谈着自己天真的理想呢?更何况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妄想了。科学家?明星?那是小孩子的梦想,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的大人只是在白日做梦。
时间是单箭头。有些话只能小时候说,过了年纪就不适合了。成年了的人有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他不能只考虑自己而活着,他迈出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大人应该工作赚钱,想什么成为科学家或者明星呢?那不现实。是的,越是长大,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越是严重,世界和个人的矛盾也越发明显。
因为个人的可能性随着人的成长越来越小了。我们说人有无限可能性,但是我们潜意识里觉得孩子比成人所拥有的可能性更大。我们相信,一个孩子身上有无限可能,只有好好培养,是可以成为科学家或者明星的。但是一个大人呢?他似乎已经定形了,如果他未能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在那个方面的才能,人们不会觉得他在成年后会具有那种可能性。
但是我们又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好像又给我们以希望,只要不放弃,我们也是会实现理想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想一想,然后继续加班。毕竟人没有理想还能活下去,没有钱可能活不下去。
可能我举的例子并不恰当,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科学家或者明星这种比较遥远的梦想。如果有人的理想只是赚大钱,那么恭喜你,你的理想比前两者更加容易实现也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只要你够努力,你不用担心被嘲笑理想,甚至可能被人称赞一声“坦诚”。
而科学家梦和明星梦只能被写在日记本里,等老了后慢慢缅怀。
最后,请问你的理想是什么?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