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悬案的角度

话说战国的时候有一桩悬案。荆轲刺秦王的时候,需要带一个助手。找来找去,找到了燕国的秦舞阳。

为啥找他呢?因为据说他“十二岁好杀人”,这个爱好很社会,满骨子花臂大哥的味道。

可是,等到荆轲带着秦舞阳见到秦王的时候,秦舞阳“色变振恐”,人脸色都吓白了。

于是,有了很多种解读,其中有两种特别有意思。

一说是,秦舞阳是燕国大将秦开的孙子,他之所以年少好杀,是因为他家有权势,别人拿他没办法,也就是现在说的“我爸是李刚”。

另一说是,此人易怒,怒后面白。看到秦王犹如见到杀夫仇人,情绪激动,露了怒像。

前一种,小秦同学就是一个怂包;而后一种,其人也算得上好汉了。由不同的解读从而定义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成了一桩悬案。

这就很有趣了,一个事件的表像和过程完全相同,却推导出两种孑然相反的结论。想想我们在恋爱,家庭,乃至工作中不也经常遇到这种悬案吗?

一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决定了他观察的结果。可能无论那种角度都不是完全对的,毕竟我们不是二维世界,因此,不妨多换换角度,欣赏这世界多维的模样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历来人们都很惋惜,同情荆轲。因为荆轲和高渐离之间的友情,以及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荡...
    墙角天边阅读 4,410评论 0 1
  • 摘要:战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侠义之士。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侠义精神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迅猛的扩展。《韩非子》认...
    墙角天边阅读 3,803评论 0 2
  • 一 太子丹去拜访荆轲的时候,荆轲又喝醉了,两三个酒瓶被随意丢在地上,荆轲躺在床上,雷鸣般打着呼噜。 太子丹想喊醒荆...
    武子楚阅读 3,365评论 0 1
  • 你一直都这样吗 有多少情深是我不知道的 当一个人的心里埋葬了另一个人 他的一切细微才会成为独家吧
    水瑠阅读 955评论 0 1
  • 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在清明节这一个纪念逝者的传统节日。又想起了爸爸,又梦到爸爸,以前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想把...
    bright_clear阅读 2,5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