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之美

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通过《橙色的画》一课,我有深刻的感受。

三年级的学生在上册的学习时,已经了解了三原色,也就是红、黄、蓝三个颜色的知识,知道了由这三个颜色可以调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所以在下册,学生即将学习的是间色,而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调和出来的新的色彩。在《橙色的画》这一课中,学生要认识的是由原色黄色和红色调和出来的橙色,并能创作一幅橙色为主色调的画。

在课前我准备红色和黄色的透明胶片,以及白卡纸并将白卡纸分发给每一位同学。在导入环节时,将两种颜色的透明胶片叠加在一起,更加直观的告诉学生,红色加黄色可以调和出橙色。

在初步感知橙色时,运用了学生最熟悉的彩色马克笔。马克笔中也有许多不同的橙色,先让学生在里面找一找有多少种,并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橙色,涂在课前发的白卡纸上。教师巡视指导,选择几种不同的橙色,进行板贴,再让学生将橙色排序,排好之后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排呢?比较一下这些颜色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从中感受到橙色是多种多样的,红色多的橙色深,黄色多的橙色浅。

橙色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积累,进行举例,感受橙色带来的温暖的感觉。通过分析画家的作品,发现暖色调中运用一些冷色,会使画面更加的丰富。最后再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想象,并在创作之前说一说,分享灵感。

在课堂最后点评完学生作品,可以适当的穿插剩下两个间色的知识,为学习《绿色和紫色的画》做铺垫。

总得来说整堂课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小问题有许多。在初步感知橙色的环节,有一点问题,并没有选择运用水粉的形式,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课前准备不充分,之二在于水粉的使用没有马克笔来得更快。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操作感知时,没有更充分的参与,以后在上课是更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当条件允许时,使用水粉的方式调和出橙色,其实是更加直观的方法。

其实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原因出在欣赏学生作品。欣赏的学生作品有的题材比较简单,例如水果,这就导致所以许多同学都选择了画水果。为了避免学生的绘画内容过于雷同,老师在巡视指导的时候更应该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表现出更有创意的画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27日,在省委党校学习的邵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邵阳市区、新邵县留守儿童关爱项目负责...
    君子幽兰_80eb阅读 967评论 0 1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39评论 1 3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320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