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命运,你我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宿命论”和“出身决定论”,比如有的人总会把自己的成败归结于命运,也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这就是典型的“宿命论”。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后者,也就是“出身决定论”。
然而今天读到吴军老师(原腾讯副总裁)关于“命”和“运”的解读,才觉得自己的理解太过肤浅和偏颇,原来“好命”是可以靠自己后天努力实现的。
一个对命运有深度理解的人,必定要历经世事成败。孔子15岁立志于学(十五有忠于学),到了50岁才懂得什么是命运(五十而知天命),那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可能一生都不会“知天命”。
既然“命”和“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就分别来看。
“运”是相对好理解的,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运气。运气是一时的,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不会一辈子交好运,也不会一辈子走霉运。
就像吴军老师在文章中举的两个例子:
他的一位师姐高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清华大学,一时间被传为佳话,这算是运气使然。当吴军在校友会上见到她,提起那次好运,她却说自己在清华就是受了5年罪,她后来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因此改变多少。
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大奖的人在10年内都会把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财产败光。当然,中国那些彩票中500万的人也大都如此。
仅靠一时的好运,有可能小富小贵,但终不能大富大贵。
相比运气,“命”对人的一生影响更大,起着决定作用。
我们常常喜欢拿出身和先天条件来判断命的好与不好,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出身好不过是人生交了一次好运而已,并不代表一辈子的命都能好;反之亦然,生于贫穷之家的人,未必没有好命。”
那么影响“命”的因素有哪些?一是环境因素,包括我们的出身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二是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也就是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环境因素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无法改变,但要有认识和顺应环境的智慧。比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时间和地点,无法改变周围的社会环境,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这个时候就需要顺势而为,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决定命运的第二个因素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就是每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其实那些在别人眼里总是命好,一路顺风顺水的成功者,靠的不是长久的好运,而是他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当然,我们在前面也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一直交好运。
吴军在文章中举了由古至今的好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最后一个例子是这样一则报道:说一群人大清早在机动车道上“健走”,被一辆出租车撞上去,造成一死两重伤。我们说这些人“命”不好,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是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安全,而是在马路上别人不敢撞他们。
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场景: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们一耳光,我们会作何反应?
所有的反应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怂,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的就是个混蛋,我们或许该叫警察来管他,当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其实这就如同我们一生所经历的各种麻烦和难题,虽然被扇巴掌的情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但一个人对待它们的方法却有高度的一致性。
2016年,作家刘震云在北京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阿Q和祥林嫂就是典型的中国人的父母,他们二位都是属于被扇了巴掌认怂的人。
而人对一个巴掌的反应,其实决定了人的一生。习惯于扇回去的人一辈子在扇别人巴掌,习惯认怂的人一辈子在认怂,只有第三种人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被命运垂青。
文章还引用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的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这也许就是我们听过“性格决定命运”的由来。当然,这其实就是指人的思维和行动,也就是想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
通过认清我们的生活环境来认清自己,习得一种好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最有效地做事,就是我们实现“好命”、获得成功的方法。
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见识,而一个人的见识,则来自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保持学习就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