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格兰特船长的女儿》(1868年出版)、《海底两万里》(1870年出版)、《神秘岛》(1875年出版)是他的代表作,因为这三部书在情节上有一定的连贯性,后世誉为“三部曲”。
《海底两万里》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用人物法国生理学家阿罗纳克斯的身份,以第一人称“我”叙述为了追杀一头被断定为“独角兽”的大怪物,乘坐“亚伯拉罕·林肯”号军舰,中途同仆人孔塞耶和鱼叉手内德·兰不幸落水。其实这是一艘构造奇特的潜水船——鹦鹉螺号,船长尼摩邀请他们作海底旅行。潜水船由日本海出发,经太平洋,停留珊瑚岛,又经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北冰洋,最后到达挪威海岸。历尽艰辛,危险 重重,历时十个月,海底旅行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出生于法国的南特,这是一个海港城市,他二十岁之前就在这里读书,对航海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1848年,他去巴黎学习法律。1850年,通过了法律论文。但是,他放弃了专业,拒绝继承父亲诉讼代理人的职务,热衷于科学新发现。他经常出入于国家图书馆,系统研究了历史、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等学科,为科学幻想小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收集了大量的语言词汇。同时,他广泛接触社会,结识了一些如大仲马等著名作家,也为他独僻蹊径写作创造了条件。幻想启发了人们的聪明才智,科学又把幻想变成了现实。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问世后,启发了美国人西门·雷诺,他经过反复的科学实践,终于设计和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
与其说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一幅两万里海底旅行图,不如说它是一次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漫游。你是否认为该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机器时代”的人们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力量的能力;你是否认为该小说预示着二十世纪科技世界的变为未来显示出多姿多彩;你是否认为科学幻想是客观存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它不是兴之所至,异想天开,而是基于客观,艰苦并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变为现实。
读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我是摊开了“世界地理地图”,追寻着作家的思路,划出了海底两万里的旅行路线。小说更吸引眼球的是它的情节和结构,典型、合理和生动使情节曲折多变、跌宕有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剪裁巧妙、布局统一和衔接顺畅的结构使主题更突出,人物更鲜明,情节更生动。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融科学、幻想和惊险为一体征服小说;这是一部熔知识、趣味和创作于一炉优秀的科普教科书;这是一部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精神享受的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