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公元1930年7月15日—公元2004年10月8日),法国哲学家。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的哲学家。1983年起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主任,还是国际哲学学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法兰西公学名誉教授。
雅克・德里达生于阿尔及利亚。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1967年)、《声音与现象》(1967年)、《书写与差异》(1967年)、《散播》(1972年)、《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年)、《丧钟》(1974)、《人的目的》(1980年)、《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起源问题》(1990),《马克思的幽灵》(1993)、《与勒维纳斯永别》(1997)、《文学行动》等。 [1]
1930年,德里达出生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郊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约20岁时,他考入“法国哲学家的摇篮”——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留在这里进行教学和研究。他受教于梅洛-庞蒂、阿尔都塞和福柯等人,也深入研究过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受索绪尔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萨特、巴塔耶、布朗肖的文学等等。后来,这些人大多成为他的解构对象。
1963年,33岁的德里达在巴黎哲学学院做了一次针对福柯的著名讲演《我思与癫狂的历史》,初露锋芒;1966年10月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发表了题为《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中的嬉戏》的演讲,矛头直指当时法国乃至国际学术界风头最盛的结构主义的“结构”概念。针对结构主义的整体论,德里达使用了另一个词“deconstruction”,即“解构”,以示拆解、消解传统的理解模式、习惯、结构。德里达这次著名的讲演,也标志着法国学术界兴起一个新的学派,它被称作“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1967年,德里达发表了奠定他一生学术基础的三部著作:《写作与差异》、《论文字学》、《播撒》。
2004年10月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对20世纪的人文科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因患有胰腺癌在巴黎的一家医院与世长辞。消息传来,整个欧洲和北美思想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人们无不为这位对人类思想发生深远影响的理论大师的逝世而悲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