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确定要去做一件事,那么不要考虑太多,立刻去做是最好的方法。在8月份的值月生的生涯中,在月初计划做一场分享会,其实当时真的就是想去做,但并没有好的方法和思路。一切的障碍都没有想去做的想法强烈,那么就开始行动吧:
一 招募分享嘉宾
其实不论做什么,首先都应该是人。
确定要做分享会,首先就是确定人。我就按调查问卷上有意向的战友让组长一个一个的去沟通,但由于各种的原因,最后就确定2个(罗玲和顾亦玮),我想了想,觉得即使一个人分享30分钟也就刚一个小时,再说一个人分享30分享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最后就加上了自己。这样可以做两手准备,如果她们的时间够长,我就可以不用讲了,太短我就可以分享。
二、确定主题
我觉得这个需要技巧。
和顾亦玮的沟通:开始她告诉我想分享自己写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但通过了解,我知道她竟然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而且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过助理研究员。我觉得分享这个浪费资源,所以建议她去分享在美国的一些东西和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事迹。果然这个方向是对的,因为大家的反馈很好吗。什么叫分享?在我的理解主要是对别人有用,别人才来听你说;只有你分享的有趣,别人才愿意听下去。演讲不仅仅要说自己会的东西,重要的是在心里对你的听众有个评估,她们想听什么,而不是你会讲什么。
和罗玲的沟通:一开始她说自己的公号是做育儿的,我就建议她去讲育儿,因为背景是个老师而且有个3岁多的小娃。罗玲战友选的点的确很好,“如何让孩子有个丰盛的人生”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但孩子的内心真的丰盛吗?而且将来也会丰盛吗?我觉得这个点大家会感兴趣。
我自己的:因为有留学生和老师,本身我是心理咨询师,专注在家庭教育,应该讲与心理有关,但已经有这方面的话题,无论如何擅长,都不适合再讲。我就选择了一个当下很现实的问题:碎片化时间。因为我有两个幼儿,又是全职妈妈,本身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碎片,感触也比较深,在这方面也算有积累。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三、制作海报和宣传
确定完主题其实就可以进入宣传的阶段,开始我想是在开始的前一天就应该可以了,但邓沙班班提醒我提前两三天比较好,果然证明她是对的。因为开始我自己做的宣传稿(又应了朋友的话:老太太的裹脚布),没有办法只好让班班请人做海报,其实这个时间已经不多了,当时决定22号分享,20号海报都没有出来呢,幸好大家的投票是在23号,要不然真的很仓促。
无论哪一步都需要提前计划和准备。
做完海报,下面就是宣传了,再此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小七一个是宋艳蕊。小七帮我发了两次的海报宣传,宋艳蕊小伙伴是主动找到我给宣传的。真的很感谢,感谢邓沙班班,感谢我竟然不知道姓名却给我们做海报的朋友,感谢小七和宋艳蕊,感谢很多的班长和值月生,是你们把海报发到班级,甚至还帮我们拉人。
四、预演
这步一定不能错过,很重要,重要,要。
把大家要讲的话题按正式的分享演一遍,这样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这一部分就不再细说,因为大家遇到的情况不一定有什么代表性,大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吧。但一定要记得这一步一定不能少就是了。
五、正式分享
其实到这一步也没有可好讲的了,只要前期的工作做得好,这一步就是水到渠成。但还是要想到突发事件,比如我就出现问题了,中间有一段没有声音了,本来就紧张,这下更甚。开始为了大家有个好的听觉体验,我用个耳机,结果没讲几句,竟然没声音了,没有办法,手忙脚乱的拔掉耳机,还担心大家等着急,一遍还要打字稳定大家(给大家要反馈),其实有突发事件也很能锻炼人(当然不出现更好)。自己很紧张又不能让听众有紧张感,还要给别人一种稳如泰山的感觉🤦♂️
六、反馈
这场分享会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所有的上面做完,就是静待花开了
下面贴一部分战友的反馈
上面是我这次做分享会的全部主要步骤,当然中间还有很多的小事情,或者我暂时没有想起来的,希望你和我交流你的感想,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