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里,当代中国还是一个用“大一统的农业社会的价值观与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来与世界打交道的国家。中国到现在都还是一个大一统的农业社会,还需要学习150年前日本明治维新的“脱亚入欧”的文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在文化美感上与政治制度上与高端的欧洲文化接轨,走出农耕文化的束缚与捆绑,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地办好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的人”作为整个国家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发展战略,让个人与学校活出生命的气象,成为自己,让中华民族能够活出人的样子——活出一种个性,活出一种豪迈,活出一种自信,活出一种美感,也活出一种风格与活出一种幸福,这就够了。其它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包括创造性,包括核心竟争力,包括芯片,也包括世界性的产品与品牌....
首先要有心,然后才有芯片。我的问题是,中国教育的“心”在哪里呢?中国人的“心”在哪里呢?整个国家都还在搞又土又俗的“意识形态”的教化,大学教师讲课还担心下面的学生举报,一本有世界影响力的浪漫主义的小说都写不出来的国家与民族能够给世界带来文明吗?能够给世界带来安全感吗?能够给世界带来浪漫主义的生命情调与生活方式吗?
在我看来,还是一群“农民境界”的人在与世界竟争,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都严重缺少普世价值与世界文化胸怀,整个中国还没有融入世界文明,这样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是可持续性的吗?
我就住在美国硅谷苹果公司的旁边15年了,看见的也是一群“农民境界”的华人工程师在与世界竟争,所以,被白人与印度人领导,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否则可能丢掉工作。
什么原因?好的教育要有两个阶段,12岁以前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重点是学习音、体、美与做一个好公民的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训练,12岁以后以“培养工具人”为中心,重点是学习“语数英,数理化,强化电脑、数理逻辑思维训练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也就是教育要把“培养文明人”与“培养工具人”这两个阶段有机结合起来。
当前,全世界的华人教育都重视“培养工具人”而严重缺少“培养文明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人格修养与知识结构决定认知水平与发展水平。所以,全世界的华人主要还是一群工具人,是一群体力劳动者,很难成为世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与新潮流的弄潮儿.....
2020年5月19日于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