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藏天下于天下,这种辉煌的气象,就是万物一体。我们一说到“藏”,感觉上就像一个整体分出去了一部分,大概“藏”的本意是要保护自己,比如把船藏起来,不想让别人拿走,这就是私心。可是恰恰因为有了这个私心,原本圆融一体的本体出现了裂缝,正是这个裂缝让人更容易找到攻击之处。所以,藏天下于天下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无私,是本我本真,圆融一体,反倒让人找不到攻击点;第二层意思是与万物链接,能量更大了!如果说到达第一层是小乘,第二层就是大乘了。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这一段前半句,我体会到了道的虚;后半句体会到了道的实。庄子的文字实在是妙,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自本自根四字,可以说是道体本存,先于天地而存,就是哲学家所说的“第一义”,南怀瑾老先生在《庄子南华》中的讲解是,道在每个人身上本来存在,就像王阳明的良知说一样,良知固存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是被蒙蔽了,修行的过程就是让良知显现的过程,这么看来,“良知”即是“道”。“可传而不可受”,是说老师可以传道,但每个人领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可受。老师指导点拨,但在悟道的过程中,最终只能靠自己悟。对于我们普通人,这一段的意义,是升起自信,晓得道就在体内!
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女偊向他描述了帮助卜梁倚修道的过程: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所以,对于有志于悟道修道之人,“忘”是第一步。前面所述“相忘于江湖”也是忘,大概处于忘外物的阶段,之后还要忘自己。怎么做到“忘”呢?我猜想,减轻欲望可能是其中一条路径,毕竟“耆欲深者,其天机浅”。结合上文,与万物融为一体(即“藏天下于天下”)应该也是路径之一。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条条大路通罗马,“道”应该不是死板固执的,而是随时随地随物而变化的。庄子举了很多得道者的例子,他们有出世的神仙,也有入世的王臣将相。所以道家可出世,也可入世,随遇而安。
又接着说:得道之后是什么状态呢?“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古诗文网上的翻译为:“一攻一守,一动一静,一撄一宁;所以道的又一别名该叫撄宁。”这个撄宁的状态大概就是上一节中古之真人的状态吧。
后记:原本这一段很没感觉,写到450就“熔断”了。睡一觉,换个版本再读一遍,出现大光明,理解了藏天下于天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