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中考,令人留恋,又令人难以思索。
三年就像三分钟,刚踏入你们心中的那片净土,又要匆匆离去,我舍不得,又不得不舍得。
初一那年干的蠢事,现在想起有些羞愧又有些耐人寻味,三年过去,那个男孩蜕变了许多,但在家人眼中,它只不过是一只刚睁眼的雏鸟。
初二那年,我对学习充满了排斥,我没有气喘吁吁,只不过是买了一张不要钱的观众票,看着你们奔跑,我们的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缺憾,有时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常态”。我有时尝试着去理解这句话,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还在原地。
我对语文老师的留恋是独一无二的,初二那年他受学校指示去教了九年级,有时在校园中相遇的那几秒,我总是用崇敬的眼神注视着她,而她也只是微笑着回应,我们都在等着对方开口,可是直到擦肩而过,都没能等到!
初三那年是我最丰富的一年,一年的时间,我看透了人的忍耐程度,看透了人内心的丑恶,我也用他们的语言看透了自己。我曾用尽全力来贴合每一个人,后来我才明白,他们都是人,但不是同一个人,明白后,我就再也没有听过他们对我的评论,论的好的,我便听听,论的不好的,我则一笑而过。
时间,论其大,其似宇宙,广无边界;谈其之小,则如蝼蚁。当然,时间也是无情的,他看着你出生,看着你长大,看着你一次次的摔倒,它却无能为力,只有自己砥砺前行。
许多物理学家都想着从“时间”这一概念上探索一些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东西,与其相比,我则庸俗的多了,我只是一个文笔不太好的作者。
就是这样,如果一群人在讨论一个观点或一个词的时候总是喜欢搬用古人的见解,我在想,他们是觉得自己的不如古人聪慧,还是如何?就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吗?
我觉得中国人的思想不是开放的、开明的,中国家长也是如此!
有时候我总喜欢把卧室中的音响声音调大,然后去客厅沙发上躺着,思考,而不愿意将声音调小去卧室床上躺着,就是这样,我总觉得那个距离,那个响度刚刚好!
青春也是如此,我立下誓言,梳理人生理想,仰望梦想!乐观的说:“人生路漫漫,就连手机都愁的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