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于2020.1.17,今天才发。
2020年首飞厦门。
此行是漳州港参加一个项目的沟通。一个新建汽车厂,还是建筑工地,办公室就是活动板房。看到这样的现场,一下子就想到了2016年的钦州港,同样是一个海港城市的新建汽车厂。
四年过去了,还是有很多情况没有改变,兜兜转转,似乎还在原地踏步。
想起了赵本山的一首歌《求索》:
毛驴儿拉磨呦
它走不出那个圈
井里蛤蟆就能看见
巴掌大的一块天呦
通天大道
本来就有笔直的一条线
何苦还要翻山越岭呦
咳硬去拐那几道弯
哎咳哎咳呦
哎咳哎咳呦
会飞那才叫龙啊
得道他便是仙呦
摸着石头过河
早晚也能找到边那哎咳呦
哎咳哎咳呦
纠结和摇摆,已经伴随了我好多年。想做的事情不敢放手一搏,怕挣不到钱。挣钱的事情不喜欢,不能全心投入。在跟客户谈项目还有看一些项目资料的时候,会有种恍惚的感觉,觉得不真实,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赵忠祥去世了。每当听说有人去世,我就会鼓励一下自己去做自己。人总是要死的,活着的时候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但是面对生存的压力和家庭的责任,真的做不到这么洒脱。
临走前,在厦门跟以前苏州菁英公寓一起打球的伙伴Mick Zhang一起吃饭。在聊起羽毛球的时候,会兴奋,开心,有很多想说的话。
厦门羽毛球爱好者的组织方式听起来跟苏州的比较像,比较开放,但松散。至少Mick的活动主要是健身,不行咸宁有比较多的比赛,当谈到羽毛球的项目时,感觉Mick不是特别积极,这只是她的一个爱好,我们两个的投入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没什么,能在一起开心的打球,在过去五六年之后还能一起聚,已经很开心了。
出来三天,看完了何帆的《变量》。
自下而上的城市进化,社群的发展是我关注的点。我很赞赏这两种方式,并且想参与其中。比如组建香泉花园的业主委员会,哪怕是做一下画车位这样的小事,我觉得也是很有意义的。
羽毛球俱乐部也是一个社群,组织活动和比赛,提供社群写作工具,我想把这些做成失业,以羽毛球社群为起点,开发写作工具,完善商业模式,先养活自己再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