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

昨天下午,我和女儿在书房讲到关于写英语作业的事情。女儿不耐烦说,“我要写语文,不写英语,一看到英语就烦”。

我当时一听就生气反驳她说“让你写英语,只是为了查漏补缺,看下能不能在开学这段时间把知识补起来,因为英语是所有学科里面最简单的,而语文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单做题不一定能跟上,我们先从简单的入手”…

女儿听不进,还在那嘟嚷着“就不写英语,烦死了”…

这种情况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对话,不然会爆发一场“战争”。于是我在内心问自己:“学习是谁的事,她的事,作业是谁的事,她的事,考不上重点班是谁的事,还是她的事。那我为什么还要干涉那么多呢?如果在工作上,有人过分干涉我的事情,我肯定也很反感。我提供了建议,提供了帮助,她不接受,那么我就停下来,把本该属于她的权利归还给她。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学习跟不上,我能接受吗?接受她的平庸,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何苦用高标准去要求孩子”。

于是我转念,用平和又温柔的语气跟孩子说“可以啊,那你要是实在不喜欢英语那就不写吧,按照你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妈妈相信你可以规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把时间留给她自己思考。

结果奇怪的事发生了,我竟然没有像以往一样情绪那么波动、那么生气,心态也非常宁静。孩子开心的说“知道了,妈妈,我会的”。要换做以前,我的做法基本就是用命令的语气告诉她,“你快点写,哪有那么多意见”导致的结果孩子心里有气,更加抗拒写作业,她不开心,我也不开心,亲子关系不和谐。而我换一种心态和沟通方式,孩子特别开心,也愿意接受。

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引发我的思考就是,为什么现在孩子学习主动性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干涉过多,无形中一些错误的方式破坏了孩子学习兴趣,我们与其去改变孩子,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想法、行为和语言,我相信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