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和科技融合的思路举措,开辟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赋能生态建设的道路,使我国的生态建设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企业差异化成长,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其主动牵头或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挥其“链主”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打造了城乡融合、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自身发展历程印证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可以并行不悖,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珠海将改革开放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探索经验,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以科技创新深化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生态环境治理是全球性问题,我们要紧跟时代、放眼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领域的政策沟通、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切实提高我国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绿色标准国际合作,积极引领和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推动落实合格评定合作和互认机制,做好绿色贸易规则与进出口政策的衔接工作。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拓宽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努力讲好中国绿色发展故事,为世界气候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船到中流浪更急,行至半山路更陡。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把握生态科技融合发展趋势,继续提升生态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