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做家庭治疗的来访者。一个做家庭治疗的来访者,目前带也有两个月,做了八九次深入的沟通。
每个月呢我会让来访者对咨访感受做个评估,她在信息表中回馈说:
老师能及时对我提出的问题给出专业的指导和意见,并通过自己的沟通行为,身体力行的影响我让我意识到该如何和别人交流。
能理解老师也是人在处理客户的情绪垃圾时必然会受到影响。不知机构多久对老师进行督导?希望老师能够尽可能跳出个人立场只以专业的咨询师身份来处理个案。
我感受到我的这位来访者在认可我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好的体验。我就预约个电话做了沟通。首先表达的是对来访者的感谢,感谢对方的坦诚,让我有机会成长。
初开时我以为是我的某次沟通中语气语调带有情绪,让来访者不舒服了。我表达我会多听自己的咨询录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语调更平稳有力量。
对方感受到我能对这个问题敞开谈的时候,她更加真诚的说:其实我表达的不是这方面的问题,真正想说的是有两次我听到您无意中说一线城市有钱的家长或是985名校毕业的家长,其实我心里是不舒服的,我感受到老师是不是用分别心对待不同的家长来访者,您作为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是会戴有色眼镜看他们的背景吗?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首先赞叹到,同时带给你不好的体验,先说抱歉。
在我与来访者链接时,我会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受教育程度,所居住城市等等。这呢只是一个前奏,也是对来访者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评估,进入工作时一定是以客观、中正的立场去面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来访者。分别心在我工作的时候真的不存在:他只是一个来访者的个体,他是有问题来求助的,仅此而已。
因为我做的是家庭治疗,我不仅对来访者负责,也对这个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尤其是孩子负责。因为家长来链接到咨询师,当初也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只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如实的呈现家庭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出现问题,首先是父母某些行为模式、沟通习惯、教养方式是有偏差的。同时先会对父母工作,有机会链接上孩子,再对孩子工作。
每一个家庭治疗过后我都会复盘总结,更会反思,同时也在琢磨出一些规律,或者和家长的学历背景有没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同时我也会连接到我们当下的学校教育,在一些数据背后思考一些对社会有用的论据。
还有部分家长首通电话时就会给我强调,他是名校毕业的,他是博士学位,或者是他是开上市公司的等等。面对不同的来访者的个性,初次搭建咨访同盟时,也会用不同的沟通风格进行。有些家长带着一身光环来到这儿,他需要让人看到他的优秀,那咨询师会共情他这一部分,在慢慢带动逐步让他看到真相。在接下来面对孩子问题他就会有新的思考,也会配合一些行动,改变家庭现有的模式。
面对不同的家长来访者,了解他们信息,当然不是为了戴有色眼镜针对不同客户,而是为了找到匹配他们的咨询方式。
当然,你能够如实的坦诚的交流你的感受,作为你的咨询师,我还是蛮感动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咨访关系不仅不会破坏,还会更加深一步。同时也会让我进一步成长:在进行咨询时,除了帮助来访者成长之外,再让来访者体验感更舒服。
沟通过之后,我的这位来访者大呼:老师,接下来长程咨询,我会选择继续跟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