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人生》(6、7)摘录

问:自我和外界有冲突时怎样对待,如何调理?

答:放下贪婪,不调自调。


放下就是学佛,真放下就是解脱。


问:入世智慧如何运用而不会著相?

答:窥破,放下,坦然。


对知识或某信仰的追求,也是执著的一种。但一块地里先种上庄稼,杂草就少了。所以,先让信仰占据心灵,要比没有信仰强得多。


正面的执著叫正念,无它不能证道。正道后便无所谓坚持,也所谓梦想。那时,无执却不散乱;无发心,却无时不在利众。所以,开始时要有正念,以一念控万念,专注才能得定发慧,终而破执,得到大成功。


大愿非我执,大愿为破执。有大愿,却不执著于大愿,做而无做,无做而做。


真修行,并无所修,放下、破执即可。


没有执著,便是见性。并不是没有执著后,再去找另一个见性。


见性是真正的不执著。真正破执后,便是证果了。阿罗汉破我执,菩萨破我法二执。


(我、法)二执皆是执,名相虽为异。破时破名相,亦扫诸觉悟。无物可扫时,便有妙消息。今夜告同修,哈哈复嘻嘻。


我执执著自身,法执执著外物。佛教将世上万物成为法。


佛教是破执无我,外道却执著于神我。有执便无解脱。



摘自:雪漠老师《慧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